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429883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件 人民版选修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列宁 二 预习导引 知识点一 一切为了前线 1 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1 目的 争取和平环境 巩固政权 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成果 2 概况 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 为新生的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机 布列斯特和约 余粮 知识点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1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2 实施 1921年通过的以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 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 内容 1 农业上 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农民余粮可以出售 2 工业上 恢复和发展私人小工业 小商品生产 国家把无力经营或不擅长经营的企业 采取租让制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2、 3 商业上 容许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 实物 4 意义 1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生产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2 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经济 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市场 知识点三伟人的告别1 生命晚期的理论贡献 1 党的团结问题 为防止党内分裂 建议加强集体领导 更好地实行 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 提出无产阶级和农民结成联盟 以及大力发展大机器工业和电力工业等 3 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 要防止文牍主义 拖拉作风 滥用职权和贪污腐化 反对官僚主义 改善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 民主集中制 2 历史意义 列宁的思想是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对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主题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史实探究 史料一为了克服日益恶化的粮荒 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粮食垄断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了强制征集余粮的非常措施 1919年1月11日 颁布了名为 关于在各产粮省份收集余粮和饲料交国家支配 的法令 为了满足国家的紧急需要 法令规定农民除口粮 种子粮和饲料粮 其数量由政府确定 以外 全部余粮按国家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粮食征购的价格很低 所以农民几乎是无偿将粮食贷给国家 王斯德 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 根据史料一 三 分析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原因 2 史料二中提到 特殊的过渡方法 是指什么 3 根据史料二 三 分析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4、依据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有何作用 答案 1 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 为了巩固政权 必须要集中所有的人力 物力 财力统一调配 2 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 国情 小农占优势 生产力水平低下 作用 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史论归纳 1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实质和作用 1 特点 一是利用商品 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2 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 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3 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稳定了政治形势 它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 1 在目的上 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 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 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 在内容上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