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9470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程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朝的概况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

2、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来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已有经验情况的分析: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劫难中的抗争”两课时,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再次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3、步加深。学生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初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初二学生的感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结合实际,利用电影、图片及教科书的内容和有关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处于一次次被动挨打的局面,进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程资源的重组和教材的选择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所以在“黄海海战”一目的教学过程中,插入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将反映当时情况的电影展示给学生,以增加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感性认识。关于“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楷体字

4、部分),因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百日维新的直接原因或历史背景,正是由于掀起这一狂潮,才有光绪的变法举动、义和团的壮举,也才上演八国联军的悲剧。所以,尽管这一目的知识只作为了解的内容,但它能让学生对此时的中国有更清楚的认识,更便于对以后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构思课前准备:从教科书、课外读物及有关影视作品(如甲午风云)中收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资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方法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

5、导为主,图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为分析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多媒体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示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简表”“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邓世昌的生平简介”时局图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本节课是上两节课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6、,也为以后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奠定基础,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中国人民一次次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作了铺垫。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共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本课的内容正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本课共设有三目:一是黄海海战;二是马关条约;三是瓜分中国的狂潮。三者之间为

7、因果关系。战争结果使清王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导致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渲染: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主题歌深蓝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课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的主题歌,影片向我们展现了1894年那段悲壮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回望这段历史,走进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点击)出示课题: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点击)出示课标:学生齐读: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学生齐读。讲授新课:(点击)

8、展示板书 :帝国之殇 甲午战争帝国之辱马关条约 帝国之痛 瓜分狂潮国兴之梦 鉴古知今教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这四个板块来展开学习和探究。首先来看第一板块:帝国之殇 甲午战争教师:19世纪中期,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东方的大门,面临时事巨变,中日两国分别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点击)中国被动接受日本主动改变提问: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吗?(让学生们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必然要发生的。因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点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7月25日 日本不宣而战教师:18

9、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偷袭了清军的运兵船,公然挑起了战争。丰岛海战第二天,光绪帝发布上谕对日宣战,日本天皇也下圣旨对清宣战,战争正式开打。由于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点击)甲午中日战争动画示意图教师: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关键一战,让我们观看一下视频,看看爱国官兵的表现吧。(点击)黄海海战视频教师: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预设答案: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点击)各抒己见: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预设答案:1、战前不做认真准备;2、

10、战时极力“避战自保”;3、有些官兵贪生怕死;4、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军费。总结得出:清政府的腐败和制度的落后教师:日本攻陷威海后,扬言要进攻北京。清王朝惊恐万状,慈禧立即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求和。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板块帝国之辱马关条约 (点击)马关条约签约场景教师:请同学们标出时间和人物。(点击)列表归纳我们来归纳一下马关条约的内容:学生背诵马关条约的内容,小组合作检查识记情况,然后归纳三字。1、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提问学生此点危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引导学生与南京条约相对比,国土沦丧面积扩大

11、教师: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列强瓜分野心2、赔款:白银二亿两提问学生此点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光靠剥削老百姓的钱还不够赔款时,怎么办?对内可以剥削老百姓,对外呢?对外借债)教师:对内加重人民负担,对外大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3、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提问学生此点危害:港口深入中国内地,列强侵略势力也深入中国内地,引导学生关注港口位置教师总结: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开厂: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此点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比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得出:割地更多、赔款更多、深入内地、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简要解释“资本输出”) (点击)马关条约

12、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学生课本标出识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残弱的国力,进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下面来学习第三板块帝国之痛 瓜分狂潮(点击)时局图 势力范围图片教师: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的肆意欺凌。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教师:自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来,泱泱中华迅速从世界第一把交椅跌落至被列强集体侵略掠夺、任人欺辱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备受凌辱但是仍然没有被列强完全征服,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不断抗争,不断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

13、民族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板块国兴之梦 鉴古知今(点击)展示材料,“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爱国官兵、爱国民众已经做了英勇抵抗,但中国在战争中仍然惨败。这到底是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点击)展示材料,“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并附图(慈禧) (点击)展示材料, “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节省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日本岁添巨舰

14、。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李鸿章”(点击)提出疑问:清政府缘何会失败?预设答案:清政府腐败,指挥不力,军队军纪涣散,李鸿章避战保船,慈禧挪用军费;日本举国同心,建设海军从而得出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点击)提出疑问: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教训与启迪?(学生讨论回答)预设答案: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点击)中国2015海军征兵视频教师小结:(点击)知识点梳理(点击)少年中国说教师升华:一百年来,我们的祖国饱经磨难,我们的人民浴血前行,那历史的屈辱让我们铭刻于心,那屈辱的伤疤让我们心头隐痛。多难兴邦,正是那百年的灾难与屈辱,磨砺着我中华儿女的铮铮傲骨,正是那无尽的创伤与痛苦,昭示着我炎黄子孙的百折不挠。历史,并不只是一段模糊的记忆,也并非仇恨滋生的土壤,她是唤醒昏聩的警钟,是促使我们前行的动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