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9323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阿炳在1950 【学习目标】1了解阿炳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2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注重学习倒叙、插叙等写作方法。(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播放二泉映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许多同学还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请谈谈你听曲子时的感受。生:我感到悲伤和沉重。生:我感觉到一个人在抗争。生:我仿佛看见一个空旷的巷子,有个艺人在孤独地拉琴。生:这支曲子可分三部分来听:有时低沉,有时激越,有时回环。低沉是诉说不幸,激越是对命运的抗争,回环表示对理想的思考和向往。师:(惊)噢,这位同学说得很内行,欣赏能力极好,我知道你在学钢琴,在这方面很专业。(众人鼓掌)刚

2、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让我感觉到大家都能听其曲而知其意,欣赏水平很高。的确,这支名曲意境深邃,旋律哀婉、深沉,蕴含了作曲者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抗争。我们应该感谢作曲者,为我们创作了这么神奇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曲者阿炳,了解他的事迹,了解二泉映月。二、自主预习1简单介绍阿炳及二泉映月。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艺人,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之子。阿炳幼时便表现出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

3、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有一个像是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几小节后出现的主题具有感慨万千的情绪。这个主题在全曲出现多次,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激昂悲愤的语调,似乎倾吐了作者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

4、,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但又交织着疑问和伤感。二泉映月的影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如美国的波士顿、费城;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等)演奏过;有人说:如果贝多芬创造了西方音乐的命运交响曲,那么阿炳就创造了东方音乐的二胡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是中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2读准字音。琵琶(p p)聆听(ln)耗尽(ho)巅峰(din)3理解词义。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高山仰止: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巅峰:顶峰,多比喻最高的水平。耗尽:消耗完毕,用尽所有。千古

5、绝唱: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4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文题为何要突出阿炳在1950?195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明确:1950年,民间音乐家祝世匡和黎松寿录下了阿炳的二胡曲,使阿炳的音乐得以传承。(2)1950年的事情发生后,阿炳有什么表现?明确:激动、瞪大眼、摸、抱牢、不肯放手(动作、神态),他为自己的音乐有了传承的机会而激动不已。(3)事实证明,这件事情的完成有何意义?明确:首先,成为阿炳的绝唱;其次,改变了阿炳的人生命运;最后,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950年秋天”至“我们已无缘听到了”。为瞎子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

6、,并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第二部分:“1950年9月2日”至“催弟也随他而去”。详写为阿炳录音的经过,略写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第三部分:“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至文末。写抢救二泉映月的经过和意义,并说明其影响(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二)写法探究结合内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多个人、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叙事。从内容上看,作品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既在“点”上写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又在“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的经过时,既详写了为名曲

7、二泉映月的录制,也略写了其他五首曲子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了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既有大量解说词、旁白,也有六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序,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述、说明,也有议论、抒情。作用:增强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还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声画合一:将解说词与人物同期声结合起来叙事写人。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通过介绍和评述,揭示和升华事件的本质。四、板书设计阿炳在1950介绍录音缘由详细介绍录音经过挽救二泉映月的重大意义五、课外拓展为阿炳写100个字左右的小传。示例:阿炳,原名华彦

8、钧,江苏无锡人,著名的民间艺人,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他出身在道门,从小在道观中长大,学习道教音乐,精通音律。旧社会长期沦落街头以卖艺为生,新中国挽救了他的艺术生命。因为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六、教学反思课文内容很简单,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录音过程,知道二泉映月的得名由来,还可以穿插学习语文常识,了解人物传记的真实性特点,基本上没有深刻的内容可以挖掘;对于阿炳的身世经历,文中也只是提到了最基本的内容,有一些并未涉及或简单带过。比如阿炳具体为何由盛而衰等。于是我让学生课下准备了相关材料。本课其实在强调二泉映月的诞生和流传的偶然因素。其实,我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而这些东西,我并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式把它呈现在课堂上,也不想说那么偏激的话,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偶然”的假设问题:假如阿炳没有经历这样的遭遇坎坷,又会怎样?对于这样一个假设的问题,仍然又是草草收场,太苍白了,因为阿炳太孤独了。最后,我还是表达了我认为正确的看法:一切伟大、崇高、经典,都在必然中孕育,在偶然的瞬间迸发,成就永恒。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