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9270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3课马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马说【导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

2、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车抱住千里马,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

3、,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祗(zh)骈(pin)槽枥(co l)食马者(s) 粟(s) 邪(y)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不以千里称也:(著称)称号。是马也:这样,这种。力不足:力,力气;足,足够。虽有名马:即使。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可,能够;得,等到。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求,要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懂得。(2)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通

4、“现”,表现出来)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吗)(3)一词多义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食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食不饱(吃)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代千里马)其真无马邪(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副词,恐怕)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马,代词)学法指导:针对步骤四中的1.【托物寓意与托物言志异同点】托物寓意,是借客观事物来说明道理的一种写作方法。运用此法写成

5、的文章,具有寓言性和哲理性,含义隽永深刻,耐人思索。运用此法应注意“物”应该是人们熟悉的、常见的、具体可感的,而且与“意”之间应有某种本质上的联系。托物言志,是运用象征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特征来表达情感或揭示主旨的写作方法。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是托物言志。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若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而没有涉及作者的情怀、志向,就应用“托物寓意”。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策之不以其道(按照)(4)古今异义然后有千里马

6、(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接词)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词)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方法;今义:道路)(5)词类活用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3作者名片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

7、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4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8、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翻译课文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经过质疑解难疏通文义,最后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理解文中难懂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3背诵课文要求在熟读课文并且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或速记或互相检查,要求能当堂背诵。教师做适当地检查。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深层探究把握主旨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9、有。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交流点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交流点拨】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交流点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6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交流点拨】其真不知马也。7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句中三个“之”字的用法

10、是否一致?【交流点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三个“之”字用法不同。8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交流点拨】“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交流点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步骤四分析论证把握手法1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交流点拨】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

11、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2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交流点拨】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的命运来比喻人才的命运,文章采用反问、设问、排比等手法,反复论述,层层深入,耐人寻味。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本文以千里马喻指杰出的人才,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才能的人不被统治者识别和重用,以致终身被埋没,抨击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2拓展延伸假如你将来也遭遇到怀才不遇的情况,那么你会认同以下哪一种情况呢?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毛遂自荐:锥在囊中,脱颖而出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交流点拨】时代不同,人的观念也在改变。我们不能坐等机遇的来临,更不能坐失良机,要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要抓住机会,毛遂自荐,增大成功的希望。【附:板书设计】马说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不常有(痛惜)不以千里称也分析问题:埋没原因食马者不知(谴责)安求其能千里也归纳中心:痛斥无知其真无马邪(嘲讽)其真不知马也托物寓意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