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29098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在这里我们想探讨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按照目前的规定 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但是应该逐渐向有限合伙制过渡 关于这个过渡 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要增加对项目经理的授权 项目经理 应该是未来的主管合伙人 也是未来的风险投资家 要培养这样的人 就要增加对他的授权 我看到有些风险投资公司 项目经理没有太多的实权 项目经理要向部门经理汇报 部门经理要向副总经理汇报 副总经理要向总经理汇报 还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这样的话 我们是培养不出风险投资家的 所以要逐渐增加对项目经理的授权 二是要设立顾问委员会 现在已有不少的风险投资公

2、司设立了顾问委员会 或者叫投资咨询委员会 或者叫风险评估委员会 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 因为到目前为止 我们在选项上缺乏经验 有一个顾问委员会 有利于我们项目经理的成长 使他们更加成熟 三是要努力创立扁平的半自治式的学习型组织 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 一般都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 一般也就是两层 一个总经理 领导若干个所谓的风险投资家 不像我们的公司搞得重重叠叠 又是部门又是事业部什么的 只有扁平式的组织才能有高效率 我看讨一些大的风险投资公司 它们也不过十几个人 如果不算秘书之类的职员 真正做风险投资的人也就七八个人 另外 组织应该是半自治式的 就是每一个风险投资家 都要有比较大的权利 当然他的决策

3、还是要经过集体讨论 一旦讨论定下来 很多事情都是由负责的人直接去办 还有 组织应该是学习型的 就是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 第二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筹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注册资金 我个人认为 就目前来看 风险投资企业的注册资金只能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办法 所以注册资金应该在3000万元 l亿元之间 少了不行 多了当然没问题 二是种子资金 我希望能够作出规定 风险投资企业必须从注册资金中提取10 20 作为种子资金 这个种子资金非常重要 不播种就想收获 这只是一种幻想 或者说只是一种短期行为 严格地说是一种套利行为 你不播种怎么能有收获呢 我国的风险投资如果没有人播种 都想最后上市圈

4、钱 那么 我国的风险投资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 在提取种子资金上一定要有规定 当然 如果政府能够采取适当的形式来支持种子资金的设立和运作 那就更好了 三是投资人的承诺 我认为 投资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承诺 可以采取软承诺的方式 就目前来说 出资权按照股权分配 但可以在股东之间转让 企业发展之初 一般不需要多少钱 但是企业发展以后 就需要大量的投资 那么企业发展以后需要的钱从哪里来呢 可以由股东采取软承诺的方式筹集 也就是说 投资人承诺如果需要增加投资的话 应按照股权的比例增加 这种出资权是可以转让的 比如说 有家企业的注册资金是3000万元 现在企业需要1亿元的资金 如果这3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是

5、5家股东平均出的 这5家股东都同意支持企业增加1亿元的投资 那么 每家股东再增加投入2000万元 这时 如果有一家股东说我愿意多出 而另一家股东愿意把份额转让给他 那么这一家股东就可能出资4000万元 而另一家股东一个钱也不用出 这就是所谓的软承诺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 就是不会一下子把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管理人手中 而管理人一时又投不出去 造成资金积压或盲目投资 我们现在有的风险投资公司 一下子就筹集到十几亿元的资金 如果这十几亿元的资金投不出去 企业怎么增值 管理人怎么对股东负责 所以我说 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十几亿元 二十几亿元 如果投不出去 那是很烫手的 还不如注册资金少一点 等到有好

6、项目的时候 再让投资者出资 这个可能更好 第三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运营机制 首先是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我认为应该包括工资 福利 奖金 股权 期权这五个层次 我主张工资应该适当高些 但是不能太高 因为 这不符合激励的原则 工资太高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但是工资应当是比较高的 不然的话 人家不愿意干 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情况 此外 福利应该有 奖金应该与绩效挂钩 应该让职工持有一定的股权 还要实行期权 期权是一个很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国外叫 金手铐 但在我们国家 金手铐 目前还不太能接受 北京原来想在几家公司椎行 但有的公司表示不要 有的经营者不要 他们说 期权看不见 摸不着 你不如给我现钱 所以

7、我们对期权作用的理解和实行方式还存在着问题 其次是成本控制 风险投资公司每年的管理费包括职工工资和福利 一般不应超过公司注册资金的2 3 对职工的奖励应该与他的绩效相联系 总体上应占到公司当年收益的15 20 这也是国外的惯例 成本控制不了 对风险投资公司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有些风险投资公司 总经理满天飞 花钱大手大脚 一个人一年就可以开支几十万元 这样怎么能控制住成本 控制成本主要就是两条 一是每年的管理费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 3 二是职工的奖金不能超过公司当年收益的15 20 关于职工持股问题 我这里有个例子 美国风险企业上市的时候 大概是这样 不是说一定是这样 雇员总人数150人 雇员持股占总股本的25 持股比例为 一般职工大概占三分之二 高层领导占三分之一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再次是运营实务 我想大家都比较了解 先是初选 初选后再评审 技术决策 决策以后如果需要战略投资伙伴 就进行路演 所谓roadshow 就是风险投资家带着创业者去寻找可能的投资伙伴 说明项目情况 最后是注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