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29060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项目 甲企业乙企业产品销量 10000件10000件单位售价50元50元

2、单位变动成本30元20元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200000元税前收益 100000元100000元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项目甲企业乙企业产品销量11000件 11000件单位售价 50元50元单位变动成本 30元20元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税前收益 120000元 130000元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

3、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或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

4、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

5、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

6、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来自于财务杠杆的高低。所谓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财务杠杆的功能可以用财务杠杆率表示。财务杠杆率纳税付息前收益(纳税付息前收益利息费用优行先股股利)财务杠杆率反映了企业纳税付息前收益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的关系。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举债比例愈大,负债利息愈多,其财务杠杆率愈高。因此,财务杠杆率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假定甲、乙两企业有关财务资料如下(表三):项目 甲企业乙企业

7、资本结构 股本100万元(5万股) 股本50万元(2万股)负债50万元(年利率8)纳税付息前收益 10万元10万元利息(年利率8) -4万元税前收益 10万元6万元所得税(33) 3.3万元1.98万元税后利润 6.7万元4.02万元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财务杠杆率 1 1.67注:甲、乙两企业股本均为普通股。从表三可知,由于甲、乙两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不同。乙企业的财务杠杆率高于甲企业,所以,导致乙企业普通股股东的每股收益大于甲企业(即2.01元1.34元)。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

8、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另一方面,财务杠杆率越高,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越大,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高。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三、复合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复合杠杆,是经营杠杆作用与财务杠杆作用对企业收益的综合影响。如前所述,经营杠杆是指固定成本对企业收益(EBIT)变动的影响,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的影响。经营杠杆决定着企业的收益,而财务杠杆决定着企业收益如何以每股收益的形式分配给股东。从时间上看,经营杠杆的作用在前,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后。企

9、业复合杠杆的作用可用复合杠杆率表示,其计算方式有两种:1、复合杠杆率(DCL)经营杠杆率(DOL)财务杠杆率(DFL)2、复合杠杆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假定将甲、乙两企业有关资料整理如下(表四):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1.销售收入 500000元 500000元2.减:变动成本总额 300000元 200000元3.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4.纳税付息前利润 100000元 100000元5.减:利息 - 40000元6.税前利润 100000元 60000元7.减:所得税(33) 33000元 19800元8.

10、税后利润 67000元 40200元9.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10.经营杠杆率(12)42 311.财务杠杆率(46) 1 1.6712.复合杠杆率1011或 2 5(12)6根据表四资料,甲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2;乙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5.若甲、乙两企业价格与成本水平不变,销售收入均增加1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甲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20(102),分别为120000元和80400元;乙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50(105),分别为90000元和60300元。反之,若甲、乙两企业的销售收入均降低2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甲企业的税前净利将降低40(202),为600

11、00元;税后净利也降低40,为40200元。乙企业的税前净利将下降100(205)而为零。企业为了向股东提供理想的收益,必须合理地匹配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寻求适当的复合杠杆,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现企业收益最优化。一般情况下,高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的配置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们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剧烈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增大。所以,企业应将高经营杠杆率与低财务杠杆率配合,即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筹集来源可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股票方式,并视情况少量举债;或将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配合,即在企业较少地扩大投资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负债筹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筹资结构等来选择适合企业的复合杠杆,尽量减少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