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8954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洁之美1教材分析 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综合实践”训练用简洁语言表情达意的功夫。本单元新推出“友情推荐”,内容是关于书面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2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在言说中追求语言的简洁。2初步了解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3有兴趣的同学得以领略古代汉语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3教学重点 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4教学难点 书面用语的“雅”和“俗”。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1.故事导入。当年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

2、,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同学们可能会想出“逸马道杀犬”“逸马毙卧犬”,或“马逸杀犬”“马杀犬”,等等。但是,不是越简越好,因为,简洁,往往是以意思的损耗为代价的,相对于“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和“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而言,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固然简洁,但是,没有说出“卧”的意义;比欧阳修更简洁

3、的“逸马毙卧犬”,有了“卧”的意义,却也遗失了“道”的意义,可见,简到什么程度,是有个极限的,要视表达(修辞)的目的而定,适可而止。简洁,不能变为简陋。在这个练习中,能使学生考虑到写作要尽可能地简洁,初步形成删繁就简的观念就好了。活动2【讲授】梳理知识叙述和描写 (1)什么是叙述呢?先举个例子: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孙犁荷花淀)写出了时间的推移:这一年秋季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写出了人物活动的进程:学会了射击来回警戒配合子弟

4、兵作战这种较为简略地表述事物的变化或人物行为的方法,就是叙述。(2)叙述可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二者的语言都要求简洁、明了。简洁,就是指语言的简要干净。要做到每个词语、每个句子以至每个段落、层次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在叙述中就要避免重复累赘,节外生枝。明了,就是要将事物的变化与人物的行为交代清楚,指代要明确,因果要照应,用语要贴切,不能含糊其辞,使人不得要领;无论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平叙,所叙述的人和事都要井然有序,即使是头绪繁多、若即若离,也应使人一目了然。(3)语言简洁要做到:叙述语言应尽量不用可有可无的字句,能用一个字说清的就不用两个字;上文已提及的下文就不必重复(修

5、辞上的需要例外);能用概括叙述的就不用具体叙述;能用代词的就不用名词。要使叙述的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就不能过多地旁生枝节。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是记流水账,从开端到结尾一笔不漏。不言自明的就不必赘言;事件发展过程中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环节可少写或不写;事件中的可有可无的人物就不必出现。(4)在写作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不过,从高度精练这个意义上看,叙述较之描写所显示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叙述这一优越性又是以排斥(或淡化)形象细节、浓缩具体事例、简化表述内容为代价的,势必给人以简约、平淡,意象特征比较模糊的感觉。因此,叙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远远不如描写来得显赫。简约中见含蓄的丰富,平淡中

6、寓内在的生动,模糊中显集中的明确,是叙述表意功能的极致。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描写的依赖性,提高表达效果。但正如描写不能取代叙述一样,叙述也不能取代描写。在叙述与描写之间尽管存在着一个相当开阔的“自由边界”,但它们还是有着各自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域,二者就是这样一方面各自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又相互取长补短,在一个表述系统中扑朔迷离、相映成趣。活动3【活动】讲故事关于“中秋故事会” “嫦娥奔月”在淮南子中,故事具体了些,增加了一些文字,也只不过24个字:“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即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羿失去不死药后,怅然若失,无法再去求得)”。故事的内容比归藏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

7、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19字)有了发展,表现了嫦娥奔月后,羿的心情和行为。传达的意思复杂了,字数自然就增加了,依然很简洁。可见,简洁和文字的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表达的信息量相关。信息量大,自然文字量就大。传达同等的信息量,一般来说,文字量越少越好。即便如此,简洁还需要考虑表达的效果,有些词语,似乎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如某些文言的虚词,但是,这些虚词对于文句和声调、节奏、韵律的整体和谐,是有帮助的。例如前面说的“逸马杀犬于道”的“于”字,似乎可有可无,可以改成“逸马道杀犬”,但是读起来,就不如原句那么明朗。还有一些出于修辞目的的词语,如一些形容词、语气词,删掉,基本意思虽然大体上还在,

8、可是有时也会影响文章的力度和美感。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不能只留下中心词,把其他的统统都删掉。“马杀犬”,简是简了,却也让人不是很明白“马”怎么就“杀”了“犬”呢?因此,同学们讲的关于“日月星辰”的故事,就得看它们传达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修辞目的,来评判是否简洁。题目中的“600字”,只是一个大体上的“量”的要求,不必过分拘泥于字数,言之有物,故事生动就好。也可以请学生将下面这个传说缩写到600字以内,看看谁写得既简洁,又不失大意。活动4【活动】比较探究古代汉语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 古代汉语的表达,虽然今天已不提倡,文言文写作,在书面交流中,基本上消亡了。但是文言词汇仍然有生命力,在现代语体文(白话

9、文)写作中,仍有大量的文言词语在使用。使用得恰当,对于某些文体的表情达意很有助益,而且,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修养,使言辞显得典雅、优美。文言词汇和口语的交错使用,如果组织得宜,会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文言词语的运用的最大特点便是简洁和典雅,所以,在今天的一些书信、请柬等公、私文书中,仍较常使用。在一些学养深厚的作者的随笔、杂文、论文,以至散文、小说、戏剧中,也能看到大量运用得体的文言词语,使我们感受到民族语言文字的精妙和作者言语智慧的魅力。口头词语因为是一种日常语言,说起来比较自然、随意,显得通俗、亲切、轻松。一些民间常用的方言、俗语、歇后语等,特别生动、形象。因此,口语运用得好,可以拉近与读者

10、的心理距离,读起来有无穷的趣味,雅俗共赏,容易为各个阶层的读者所接受。了解文言词语与口头词语各自的优长,就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由得体地运用语言。活动5【练习】把划线的词语转化为口语词语。 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我的意欲,我的贪念,乃至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我将没有任何过失,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但是赶下来,就是我不为王了。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连同我的尊长,我的师友,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

11、威的人们。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或者所能够看见的脸都是谄媚的,乞求的,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的脸。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活动6【讲授】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出示文学作品中语言具有“简洁之美“的精彩段落,让学生深入了解简洁之美,在言说中追求语言的简洁。2出示关于“日月星辰”的故事,为学生的“中秋故事会”准备材料。活动7【活动】教学资料要求 1.活动二练习答案:我若为王(要是我做皇帝),我的名字就会改作“

12、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我的意欲(坏心眼儿),我的贪念(贪心眼儿),乃至每一个幻想,都竭尽(用尽或花光)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我将没有任何过失,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罪恶),因为没有任何人敢说它是罪行(罪恶)。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但是,赶下来,我就不是王了。我将看见所有的人在我的面前低头、鞠躬、匍匐(趴倒在地上),连同我的尊长(七大叔八大姨),我的师友(老师们、哥们儿),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威(走起那个路来两眼朝天,甩都不甩我)的人们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的(软绵绵的)、畏

13、葸和娇痴的(嗲兮兮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他们的全部语言。2.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曾经说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达上的区别。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是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闹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做“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尝不妙?古人“乘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这都是古所没有,而后人所创造。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3.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

14、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那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

15、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

16、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