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财__务__会__计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28754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财__务__会__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财__务__会__计(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会计 教师王岚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一 本章教学目的和对学生的要求本章主要讲述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授课 要求同学们 1 明确会计的目标 明确会计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掌握会计理论的主体结构 2 理解 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 3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明确各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所起的作用 4 掌握会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掌握会计等式 5 明确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以及主要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 本章教学的重点 难点内容1 我国现代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和结构 2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3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三 本章教学安排1 本章总体安排3个左右课时进行讲授 第一次课主要

2、讲授 财务会计 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 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学习心态 学习方法以及应看的参考书目等 余下课时讲授本章授课内容 2 上课过程中 请部分同学起来回忆和回答已学的会计基础知识 以了解同学们已掌握知识的情况 这样一来 一方面逐渐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 另一方面以便安排后续教学 同时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本教师的授课方式 3 因本门课程往往是向会计本科二年级的同学讲授 所以在向同学们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 适当增加最新会计前沿理论介绍 以激起同学们对科研的兴趣 4 及时安排同学们做本章课后作业 包括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和讨论题 5 及时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评阅 以了解同学门对本章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

3、并对重点 难点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及时进行全班讲评 以加深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第一节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一 财务会计的性质 一 财务会计与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内在关系 它们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财务会计既受环境的影响 同时又影响其环境 对财务会计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有 1 经济环境2 教育环境3 技术环境4 社会环境5 政治环境6 法律环境7 伦理环境 二 财务会计的特征 一 财务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 二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看后页图表 三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比较 第二节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一 会计假设 一 会计主体1 会计主体假设的基本要求

4、2 什么是会计主体3 会计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4 会计主体的作用 二 持续经营1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要求2 持续经营假设的作用3 持续经营假设与企业破产清算 三 会计分期1 会计分期假设的要求2 会计期间与会计年度3 会计分期的作用 四 货币计量1 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2 货币计量假设的作用3 货币计量假设的局限性 二 会计原则 一 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1 客观性原则 1 客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 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真实性 可靠性 可验证性 2 可比性原则 1 可比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 可比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关系3 一贯性原则 1 一贯性原则的要求 2 一贯性原则的作用 3 一贯性

5、原则信息披露要求 二 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1 相关性原则 1 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2 相关性的判断标准2 及时性原则 1 及时性的基本含义 2 及时性的要求3 明晰性原则 三 体现会计要素确认 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1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收付实现制原则要求2 配比原则 1 配比原则的要求 2 配比原则的内容 3 历史成本原则 1 历史成本原则的要求 2 历史成本计价的理由 3 历史成本计价的局限性4 划分收益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1 划分收益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 2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内涵 3 混淆两类支出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四 体现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1

6、 谨慎性原则 1 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2 重要性原则 1 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2 重要性的判断 第三节会计要素一 会计要素 一 资产负债表要素1 资产 1 资产的定义及特点 2 资产的分类2 负债 1 负债的定义及特点 2 负债的分类3 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2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二 利润表要素1 收入 1 收入的性质 2 收入的分类2 费用费用的性质 3 利润 1 利润的性质 2 利润的构成 二 会计等式 一 静态会计要素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二 动态会计要素等式收入 费用 利润 三 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结合等式 1 会计期初表现为静态会计等式资产 负

7、债 所有者权益2 会计期间内表现为静态和动态结合会计等式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3 会计期末 当期经营成果为投资人获取或承担 表现为静态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第四节会计法规体系一 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架二 会计法 一 总则1 会计法 的适用范围国2 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的主体3 会计工作的管理机关4 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二 会计核算1 会计核算的对象及内容 2 明确了会计年度为日历年度3 会计核算的记账货币和编报货币 第四节会计法规体系一 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架二 会计法 一 总则1 会计法 的适用范围国2 会计核算 会

8、计监督的主体3 会计工作的管理机关4 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二 会计核算1 会计核算的对象及内容 2 明确了会计年度为日历年度3 会计核算的记账货币和编报货币 三 企业会计准则1 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2 我国会计准则的推行情况四 会计制度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构成内容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点 资产的存量与其来源在金额上必定相等 即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 静态 将 1 式进行简单的移项 得到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2 上面的会计恒等式反映了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反映了资产的归属关系 从收入 费用 利润三者的角度来看 收入 费用 利润 3 动态 3 与 1 2 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

9、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未分配前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4 公式 4 既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 又反映了资金运动的动态 第二节账户一 账户的设置1 账户的概念账户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 并赋予每一个类别以名称及相应的结构 2 账户设置的重要意义 1 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所接纳的原始数据转化初级的会计信息 2 可以压缩信息数量 确保质量 3 账户设置的原则 1 应该立足于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的再分类 2 账户的设置应该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 账户的设置应力求可比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 账户的结构1 账户的基本结构借方账户贷方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具体

10、每个账户 到底是借方登记增加数还是减少数 贷方登记减少数还是增加数 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经济业务的内容 2 有关账户的几个名词 1 本期发生额即在账户中计入借方或贷方的增加数或减少数 可分为 借方发生额 和 贷方发生额 2 余额为了反映每个账户在一个特定的期间过后 将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进行比较以后得到的余额 3 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 1 资产类 费用类资产类 费用类账户增加计入借方 减少计入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 2 收入 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增加计入贷方 减少计入借方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下面是账户的结构及发生额 余额的登记方向

11、左方资产类右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登记增加数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左方负债类右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登记减少数登记增加数期末余额 左方所有者权益类右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登记增加数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左方费用类右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登记增加数登记减少数 左方收入类右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登记减少数登记增加数 4 账户余额的计算上述账户余额的计算依据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期末余额具体 资产类账户期初借方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

12、贷方 5 实际工作中的账户基本结构 三 账户体系 第三节复式记账一 关于复式记账方法1 单式记账法对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反映 2 借贷记账法对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反映 力求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二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具体 1 任何一个经济业务发生 至少会同时导致两个账户发生变化2 经济业务发生后 所计入的账户必须至少包含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3 借方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必然相等 三 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如何编制会计分录1 经济业务的类型根据会计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和 收入 费用 利润 企业

13、的经济业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2 会计分录的编制 1 会计分录的概念即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或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书面记录 2 如何编制 1 任何会计分录都包括借贷两个方位 借方在上面 贷方在下面 2 任何一个会计分录借方应该在左 贷方应在右 3 编制之前 应首先判断一项经济业务可能引起哪几个账户金额的变化 再次判断能涉及的账户从大类上属于何种会计要素 再次判断经济业务引起这些账户的金额的增减变化 根据经济业务涉及到的账户的性质和对金额的增减影响情况决定借贷方向 最后 按会计分录的具体格式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3 举例1 10月2日向石井公司赊购原材料一批共计5000元 借

14、 原材料5000贷 应付帐款50002 10月5日 建南集团投入货币资金100000元 借 银行存款100000贷 股本100000 3 10月8日 用银行存款偿还上个月欠南强集团的货款共4000元 借 应付账款4000贷 银行存款40004 10月12日 以银行存款50000元按面值回购外发普通股 借 股本50000贷 银行存款50000 5 10月15日 从银行提取现金4000元备发工资 借 现金4000贷 银行存款40006 10月18日 签发商业票据一张偿还10月2日的欠款 借 应付账款5000贷 应付票据5000 7 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 利用盈余公积3000元转赠资本 借 盈余公积3

15、000贷 股本30008 芙蓉公司同意将其拥有的本企业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元转化为普通股 借 应付债券 可转换债券20000贷 股本20000 9 凌云企业董事会同意用盈余公积来支付中期现金股利6000元 借 盈余公积6000贷 应付股利600010 销售商品一批 价款总计30000元 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暂不考虑增值税 借 银行存款30000贷 商品销售收入30000 第四节借贷记账法的过账与试算平衡一 过账会计分录经过审核无误后 将会计分录中所记录的金额分别向账户进行登记按上一节的例题 将会计分录中所记录的金额分别向账户进行登记 如下所示 现金期初余额500本期发生额4000余额45

16、00银行存款期初余额9500本期发生额100000本期发生额400050000300004000余额81500 二 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过账后 则 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只能说明记账过程基本正确 但并不能一定确保记账过程完全正确 有些错误是试算平衡难以发现的 如 1 一笔会计分录被重复过账 2 一笔经济业务被漏记 3 记账方向正确 但用错账户 4 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同时记错 第五节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核算一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结合运用1 总分类账总分类账户是按照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润的类别来设置的 它旨在提供综括的会计信息 2 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是对总分类账户核算经济内容进一步按照详细类别来设置的 它对总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起到补充 解释与说明的作用 二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1 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一方面需要再总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 另一方面要分别记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 2 总分类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向必须与明细分类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向相同 必须同为借记或贷记 3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