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428743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7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西方宏观经济学第1-5章(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程Macroeconomics南開大學经济學系耿作石 2002 2 第一章 导言 本章主要问题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 3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经济学说史看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早期阶段2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3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4 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这一阶段的变化 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复兴 凯恩斯学派理论对供给和规范问题的强调 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的互相渗透 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2、4 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学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纯理论方面的研究 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有时也包括国际经济学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 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方法考察经济活动渊源甚早 其理论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5 第一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从十七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 从十七世纪中期配第的研究开始 配第在 赋税论 1662年 中研究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分析了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构成和增长 并第一次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估算 稍后 亚当 斯密在 国

3、富论 1776 中则系统地分析了国民财富的形成和增长 研究了货币的流通规律 斯密的总量分析被其后的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 大卫 李嘉图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在很多方面推进了斯密的研究成果 考察了财富的增长 总收入与纯收入的关系 货币流通量变动与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等问题 6 同时 重农学派的魁奈也在 经济表 中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西斯蒙第则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分析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必然性 当然 在经济学史上 这时是西方经济学的到期阶段或初创时期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是经常混在一起的 这时西方经济学家大多从国民财富 国民收入 货币流通总量等宏观分析

4、入手 而在考察中又总会涉及诸如一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如何决定 各要素的收入如何分配和决定等微观经济问题 7 第二阶段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度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日趋深化 经济危机连续发生 经济学界面临的任务是从经济总体上探寻和解释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是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 8 1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林达尔和维克塞尔等 首先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考察了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运动 他们的宏观经济理

5、论的特点是把总量分析和动态的过程分析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宏观动态均衡理论 其理论基础是奥国学派的效用价值论和洛桑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 2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从理论渊源上说 也是以边际效用论和一般均衡论为基础 但他也受到新历史学派和多元历史观的影响 因而他的宏观动态理论同制度历史分析相结合 其核心部分是创新学说 他运用生产要素的组合即创新这一概念 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9 3 二十世纪初期 英美两国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数量问题的研究 在英国主要是马歇尔和庇古 他们关于货币数量问题的表述即剑桥方程式M KPQ 其中反映出有关经济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主要是费雪 他提出了货币的交易方

6、程式MV PQ 以反映所要考察的有关部门经济总量变动的依存关系 二十世纪初期 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国民收入及其变动进行了分析 他的总量分析的特点是强调时间序列的重要性 着重动态的研究 反对静态分析和均衡概念 密契尔对国民收入资料的统计研究与他的经济周期学说 为在他以后的宏观经济学的确定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0 第三阶段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936年凯恩斯 通论 的出版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就在于 它的研究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 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等等的关系 因此它又被称为收入分析 同

7、时它又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结论 即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的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并且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这种分析的代表就是用以研究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之间关系的有效需求理论 11 凯恩斯认为 由于经济活动中一些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总需求价格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 而市场机制却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价格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价格相等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因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现象 并由此推出必须依靠国家干预以恢复经济稳定的政策性结论 在这里 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 总量 比较动态分析 后来凯恩斯的追随者提出了这种分析的局限性 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凯恩斯的宏观

8、经济学做了一些补充和发展 一是投资函数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二是消费函数理论的补偿和发展 三是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成为开放经济模型 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 以及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构成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12 第四阶段 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演变阶段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通货膨胀 失业 资源供给紧张 输入分配失调等各种经济问题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被认为无法解决如此困难的经济情况 于是只好寻求其他的理论对策和分析方法 在这一阶段 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至少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 其一是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复兴 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

9、是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和供应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 这些理论都是以传统宏观经济学作为基础的 近几年这些理论还在发展 13 其二是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对供给问题和规范问题的强调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由于世界能源和原料供给问题的日益突出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供给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承认 同时一些凯恩斯主义合也从资源供给的角度分析价值判断 研究经济政策的运用究竟在何种程度上符合经济学中所顶的伦理标准 其三是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与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的互相渗透 例如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和瑞典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之间 虽然各自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不同 互相有很多的争论 但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多种问题 各学派的经济学

10、家到在注意其他学派的某些可汲取的东西 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吸收和影响 14 其四是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问题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问题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单纯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提供有效的对策 于是就提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 这种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新理论 通称为新凯恩斯主义 例如在新古典宏观理论中 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对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的进一步分析中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5 新货币主义者也提出了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基础问题 即在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时 也还要分析微观经济学领

11、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变动的预期 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等 这是所谓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对货币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16 古典经济学 动态均衡理论 货币数量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货币主义 非均衡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学派 李嘉图 17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Macroeconomics 一词 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Frisch首次提出 定义为 关于某种经济类型的总的活动方式的理论 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含义 其一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活动情况 即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 其二 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即分析现

12、有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 实现充分利用的途径及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 其三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理论 其四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即从国民收入总量出发考察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 具体为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 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 经验统计分析与数量经济模型等 18 三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 货币流程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资本市场 家庭部门 厂商部门 政府部门 世界市场 进出口 关税 进口 转移支付 直接税 储蓄 消费支出 要素收入 要素支出 销售收入 投资 间接税 政府购买 居民进口 资本往来 货币发行 公债发行 19 宏观经济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宏观经济分析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反

13、映的是劳动力和产品的总供求 工资总水平和物价总水平 而不是微观经济分析中的个别市场的供求 工资率或相对价格 第二 微观经济分析仅仅通过市场调节供求 使彼此之间相等 并分别研究各个部门的均衡 不太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分析则不仅通过市场 也通过政府来调节供求 而且不一定要求各个部门的供求都相等 只要几个部门的总供求相等 即可达到宏观经济的均衡或平衡 20 第三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均衡与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均衡 在具体内涵上有所不同 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是在个体利益最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且必须以各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为均衡条件 而在宏观经济分析中 在不是最优化和供求相等的条件下 也

14、可以形成均衡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些所谓的宏观经济均衡实际上只是一种平衡 21 四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对象 核算 GNP GNP的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 产品市场均衡 三重市场均衡 四重市场均衡 GNP的波动与增长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双重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 22 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 一政策化表现 宏观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具体负责经济事务和宏观管理 政府决策者愈来愈需要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经济形势 进行预测的工具 和制定政策进行评价的依据 理论转化成经济决策的时间大大缩短 有的理论尚未成型 却已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体现来 二动态化如理性预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 三

15、合流化对立学派吸收对方论点 补充修改原有理论 不同学派相互容合 形成新的学派 四数学化和社会学化五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微观化 23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一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 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 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 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 国内总产值GDP 国内净产值NDP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I 24 1 国内总产值GDP国民总产值是五个国民收入总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 一国政府在估算国民收入时 首先计算的是国民总产品的数量 为了把各种

16、各样的商品和劳务加总在一起 必须用它们的的货币价值来计算 因此 国民总产值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物的价值总和 25 理解GDP概念须注意以下要点 1 GDP是一个价值指标 说明它是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 为了衡量价值 就要使用市场价格 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或劳务 不计入GDP 2 GDP是一个流量指标 流量一定时期内不断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存量一定时点上已有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流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6 3 GDP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流量 即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进行加工与转售 最后直接进入消费和使用的物品或劳务 因此不计算中间产品 4 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 名义GDP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 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 PQ 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 二者关系为 实际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x100 27 举例说明 例如在美国 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 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 名义GNP为480亿 则有1933的实际GNP 480亿 75x100 640亿美元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