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8712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版)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理解文意。2. 学习文章所运用的凝练的语言,体会文中优美的意境。3. 学习动静相衬的写景方法。4. 理解作者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 学习文章所运用的凝练的语言,体会文中优美的意境。2. 理解作者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温故互查】1. 给下面的字注音。颓( )与( )歇( )2. 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1)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_ _。文题中的“答”是_的意思。“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2) 陶弘

2、景,字_,号_ _。南朝梁时人,被称为“_ ”。著有陶隐居集【设问导读】1.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口头翻译全文,画出疑难词句。小组交流解决。 2. 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 3. 细读文章,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山川之美,美不胜收,美在何处? 4. 品读课文,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揣摩作者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5. 诵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1. 解释下列词义。五色交辉交辉:_四时俱备时:_晓雾将歇歇:_夕日欲颓颓:_沉鳞竞跃竞:_古来共谈共:_实是欲界之仙都实: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_2. 翻译下列句子。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2) 夕日欲

3、颓,沉鳞竞跃_3)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巩固练习】1. 统领全文的语句是:_ 2. 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_ 3. 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_ 4. 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_ 【拓展延伸】1. 请仿照本文,用优美的语言写一段文字,描写你家乡的山水之美。答谢中书书答案【温故互查】1.略2.1) 书信回复2) 通明华阳隐居山中宰相【设问导读】1. 略2. 略3. 山水相映之美缤纷的色彩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4. 略5.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自学检测】1. 略2. 略【巩固练习】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4.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延伸】略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