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12****52 文档编号:13428614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九中高2020届12.14周考理综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2020届周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N14 O16 Cl35.5 Cu64第卷(选择题,共126分)1、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物质或生物“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肺炎双球菌的培养过程中,S型细菌与R型细菌可以相互转化B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3与C5可以相互转化C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可以相互转化D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2. 下列关于生命

2、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髙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大C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双链也随之解旋D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植物细胞生长加快3. 将相同的一组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三个不同浓度C1、C2和C3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a1、a2和a3,且关系为a1a2a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某些代谢活动B. 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C. 生长素由琼脂块向胚芽鞘运输是极性运输,消耗能量D. 若C3浓度最小,则C

3、1、C2和C3之间大小的关系可能是C1C2C34. 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是机体进行正常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心肌细胞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C. 人体在炎热环境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产热量均低于寒冷条件下D. 冬季人体排尿量增加为了抵御寒冷,减少散热5.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

4、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6.下列有关遗传的核心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就是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故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假说的演绎,对测交实验的实施是对其假说的验证D.右图中有四对等位基因,其中Aa与Dd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7、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是生活中常用的食品防腐剂B. 浓香型白酒的香源成分己酸乙酯属于油脂C. 草木灰中提取的 K2CO3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D. 人们已开始试用

5、 ClO2和O3作新的自来水消毒剂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可用溴水来鉴别乙苯和苯乙烯C. 苯只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D.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Cl2溶于水的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NAB. 16 g16O2和18O2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AC. Zn和浓硫酸反应得到22.4LSO2和 H2混合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 标准状况下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数共2NA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

6、作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向混合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B 证明 Fe3+的催化效果强于 Cu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 2mL5%H2O2溶液,再分别滴入0.1mol/LFeCl3和 0.01mol/L CuSO4溶液 1mLC 证明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溶解度向碘水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D证明 CuS不溶于稀 H2SO4向一定浓度的 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 H2S气体11. W、 X、 Y、 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和 X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的 M层电子数与 K层电子数之和为 L层电子数的一半, Z的低价氧化物和其气态氢化物可以反

7、应得到 Z的淡黄色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与 Z的单质混合加热能反应B. X、 Y、 Z的简单离子半径: XYY12. 如图所示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用于循环脱硫,用 NaOH溶液在反应池中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得到的 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又制得NaOH。其中 a、b 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为三个区域,电极材料为石墨,产品 C为H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为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离子交换膜B. 阴极区中 B最初充入稀 NaOH溶液,产品 E为氧气C. 反应池采用气、液逆流方式,目的是使反应更充分D.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O322eH2O=2HSO4213. 常温下,

8、将稀 HCl溶液滴加到等浓度的弱碱 AOH溶液中,测得混合液的 pH和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点表示未加盐酸时的数据, e点表示 HCl和 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 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1.01010B. 点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浓度为 106.23mol/LC. 点c 溶液中的 n(A+)+n(AOH)等于点 e溶液中的 n(Cl)D. 点d溶液中:c(Cl)c(AOH)c(A+)2、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8题为单选题,1921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

9、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15、我国航天员要在天空l号航天器实验舱的桌面上测量物体的质量,采用的方法如下:质量为m1的标准物A的前后连接有质量均为m2的两个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整体在桌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前后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1、F2,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的质量为

10、()ABCD16、2016年4月24日为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于16年1月启动了火星探测计划,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航天员考察完毕后,乘坐宇宙飞船离开火星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_科_网Z_X_X_KA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B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与轨道I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C飞船在轨道I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等于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17、如图所示,

11、A、B两质点,从同一点O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0 沿相同的方向水平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Q,P、Q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运动时间相同 B、A、B两质点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C、A、B两质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D、A、B两质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相同18、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A=r,RB=2r,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绳子

12、张力为T3mgB此时圆盘的角速度为C此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D此时烧断绳子,A仍相对盘静止,B将做离心运动19、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滑块最终将停留在平板车的右端 B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 : M = 1 : 2C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20、某电场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化如图所示;场强方向与x轴平行,规定沿x轴

13、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达xl位置时速度第一次为零,到达x2位置时速度第二次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从xl运动到x2的过程中,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B点电荷从O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2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C电势差UoxlUox2来源:学*科*网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电荷在xl、x2位置的电势能最大 21、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一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块B,另一端连接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悬挂着质量为m的物块A,物块A带有q的电荷,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现

14、让A从弹簧原长的位置静止释放,使A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A运动到最低点时,B刚要离开地面不计滑轮的摩擦,弹簧在弹性限度内,m、g、k、q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 gB物块B的质量M4 mC下降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D下降过程中物块A的重力势能、电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增大第卷(非选择题,共174分)3、 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 必考题:共 129 分。2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00kg,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从O点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是= J,重锤的动能增加量=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O点为开始下落点,O点与A点间其他点未画出)实验结论是23、实验小组要测力一个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测量保护电阻的阻值Rx。巳知电池组的电动势约为6V,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