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8376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遗传与进化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概念 一 基因突变 2 时间 注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 以及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周期的任何时期 一般认为 基因突变多发生在DNA分子复制时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以前的间期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或缺失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 特点 1 普遍性 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 随机性 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 3 低频性 突变频率很低 4 不定向性 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 多害少利性 一般是有害的 少数有利 4 诱变因素 1 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 X射线及其他辐射 损伤细胞内的DNA

2、 2 化学因素 如亚硝酸 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3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5 基因突变的意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6 基因突变的分类 1 按突变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2 按突变的结果可以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3 按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可分为有利突变 有害突变和中性突变 7 突变类型及判定方法 1 显性突变 aa Aa 当代表现 2 隐性突变 AA Aa 当代不表现 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 3 判定方法 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 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让突变体自交 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例1 在一

3、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性状 其中一个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 而另一突变性状自交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 5 的性状回复到原有性状 以上突变分别属于 A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B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C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D都是显性突变或者都是隐性突变 B 8 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 改变性状 原因 突变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 最终表现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 影响生物性状 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 不改变性状 突变部位可能在非编码部位 内含子和非编码区 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 如AA Aa 也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种类 但并不

4、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 C 例2 例3 2013海南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 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 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C 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 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D 3 诱变意义 是创造动 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10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成功率低 有利变异个体往往不多 需大量处理生物材料 1 优点 提高突变率 创造新类型 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2 缺点 9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小 大 大

5、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 只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 只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遗传的 但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 而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 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生殖细胞 分裂旺盛的细胞在分裂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更加敏感 所以突变率比体细胞高 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能诱发基因突变 作用于 分裂期则诱发染色体数目加倍 无丝分裂 原核生物的二分裂 病毒遗传物质复制时均 可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 只改变其基因结构

6、病毒和原核生物的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 1 实质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非等位基因 交叉互换 转基因 3 结果 产生 导致出现 4 意义 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大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 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新的基因型 重组性状 二 基因重组 2 类型 5 基因重组图解分析 6 基因重组的不同类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NA的拼接 细胞融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交换 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分开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DNA的剪切 拼接形成的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

7、入受体细胞 导致受体细胞中的基因重组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基因重组 难以突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表现型 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及病毒遗传物质的整合也属于基因重 组 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但未改变基因的 质 和 量 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 最重要来源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同种生物之间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 而不是在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中实现的 自然状态下 原核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 例4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8、的是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改变A B C D C 例5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可导致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 一般情况下 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 而根尖则不能 B 例6 2011年淄博模拟 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 B C

9、 D D 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通常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所有生物 包括病毒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工程中的原核生物 产生新基因 等位基因 控制新性状 产生新基因型 不产生新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有利于生物进化 人工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为基因重组提供了自由组合的新基因 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7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较 一 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1 判断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叙述的正误 1 A基因突变为a基因 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10、A基因 2011 海南卷T8A 2 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008 上海卷T7A 3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导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 2009 福建卷T3B改编 4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2008 宁夏卷T5B 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 1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 不可能的后果是 A 没有蛋白质产物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 翻译的蛋白质中 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A 课堂训练 2 2010 福建高考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

11、基因发生一种突变 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 处插入碱基对G CB 处碱基对A T替换为G CC 处缺失碱基对A TD 处碱基对G C替换为A T B 3 2011 江苏高考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多选 A 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改变 导致基因突变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导致基因重组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 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ACD 4 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A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

12、因突变B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A 复制 转录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细胞核 5 CAT GUA 常 隐 Bb 1 8 BB 不会 6 2012 广东高考 子叶黄色 Y 野生型 和绿色 y 突变型 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 野生型豌豆成熟后 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图甲 图乙 1 在黑暗条件下 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甲 其中 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A 2 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 其部分氨基酸

13、序列见图乙 据图乙推测 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和 进一步研究发现 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 可推测 位点 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 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 常绿 3 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 也出现了类似的 常绿 突变植株y2 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 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 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完善 替换 增添 一 培育转基因植株 植株甲 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的细胞 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 植株乙 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 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 维持 常绿 植株乙 三 推测结论 突变植株y2 用含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突变植株y2的细胞 叶片衰老后 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 水稻Y基因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 使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