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2837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导论3第一节 研究背景3一、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广泛存在3二、中国家族企业发展迅猛3三、家族企业研究方兴未艾4四、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首要选择5第二节 研究框架5一、研究方法5二、研究内容5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第一节 家族企业研究概况6一、家族的范围6二、家族企业的界定7三、华人家族企业研究9第二节 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11一、家族企业接班人问题研究11二、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2三、文献小结14四、本报告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的努力14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14第一节 被

2、调查家族企业及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15一、被调查家族企业的基本信息15二、被调查家族企业企业主的基本信息16三、被调查家族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16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17一、人力资源获取现状17二、人力资源保留现状18三、人力资源发展现状19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21二、人力资源基础管理薄弱22三、人力资源发展环境不佳23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对策25第一节 企业主的自我提高25一、摆正心态和位置25二、主动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27三、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28第二节 接班人的培养30一、家族企业

3、继承人的培养31二、接班人的培养32第三节 优质人力资源的保留34一、优质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34二、保留优质人力资源的对策35第五章 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对策36第一节 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36一、构建适宜的组织结构36二、开展岗位分析与评价36三、规范招聘选拔37四、强化绩效管理38五、分类薪酬管理38六、监控流动管理39第二节 人力资源软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40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40二、发展员工培训41三、关注员工职业发展42四、丰富员工激励手段43五、建立良好雇员关系44六、塑造企业文化44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改善对策45一、健全人力资源市场45二、完善社会保障

4、制度47三、促进信用制度建设47四、提升家族企业形象与信誉48五、推进传统文化变革49结束语49附件一: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业主版)50附件二: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员工版)52附件三:中国家族企业实地访谈提纲(业主版)54附件四:中国家族企业实地访谈提纲(人力资源工作负责人版)55附件五:中国家族企业实地访谈提纲(员工版)57内 容 摘 要家族企业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历来是国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对象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还较短,而且多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系统研

5、究则尤为少见。本报告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四省15家家族企业的企业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负责人及随机抽取的若干名员工一对一实地访谈记录的文本分析,并征集了人力资源专家的意见,设计出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业主版)和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员工版),发放给四省的100家家族企业的企业主及其员工。结合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从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与发展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揭示目前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2、人力资源基础管理薄弱;3、人力资源发展环境不佳。最后,从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

6、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三大问题,提出改善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对策。本报告的主要贡献在于:1、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实地访谈法与专家意见法等,设计出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业主版)和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员工版)。2、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揭示当前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3、从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三大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对策。关键词: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前 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族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中国家族企业在充分利用其特有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引起各方的重点关注。当前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以保持中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融入WTO的步伐加快,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集中于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Porter(1985)指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一个公司获得竞争优势。Drucker(2002)认为,中国具有的资源首先是

8、“人力资源”,因为中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由接受能力和生产能力都很强的也许是独特的人员组成的劳动大军。中国的市场潜力就在于此。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很强的生产率,并将潜在市场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中国现在最需要的至少从外部看就是:大量的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成长,以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成效。因此,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国内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报告针对当前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中国

9、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对策。本报告作为抛砖引玉,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与企业界人士一起来关注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共同促进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一章 导论作为开篇之论,本章共分两节,首先介绍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背景,说明本研究的动机;之后重点介绍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一节 研究背景本节首先阐述本研究的背景,界定研究对象中国家族企业,其次指明中国家族企业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正是本报告的核心研究目的。一、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广泛存在家族企业是最为古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家族式组织作为一种企业模式,必然要被现代企业

10、制度所代替;但是陈凌(1998)认为,家族企业本身是效率中性的。特别是当家族成员间的忠诚信任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进入企业,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时的家族企业就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当市场竞争要求家族企业突破自身界限,要求家族企业主放弃家族控制,与社会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融合,但家族企业主依然在家族这一封闭圈子内运作时,这时的家族企业必然是低效率的(储小平,2000)。事实上,家族式组织和企业网络是亚洲经济组织的一种特征,至今仍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广泛存在。根据盖尔西克等人(1997)的研究,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至少占到65至8

11、0之间。以美国为例,80以上的企业仍是小型家族企业(Kirchhoff and Kirchhoff,1987),4060的产品由家族企业生产(Ward and Aronoff,1990)。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更是非常普遍,统计表明,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中,最大的十五个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总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如香港为84.2、马来西亚为76.2、新加坡为48.3、菲律宾为46.7、泰国为39.3(闻岳春,2001)。二、中国家族企业发展迅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个体工商户向个体和私营企业并存转化。国务院19

12、81年7月颁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的重大意义。1997年9月的中共十五大和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原“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2004年第四次修宪后还明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些努力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6.7,比国有投资高出近10个百分点,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

13、力量。1980年,民间投资仅有16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到2000年,民间投资达150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达221万家,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我国目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与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调查203万户私营企业主后,于2003年公布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中国家族企业平均年销售收入为580万元人民币,平均雇工60人;分布最集中的是制造业(38.3)、商业餐饮业(21.4)、建筑业(5.9)与农业(5.6)。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中国私营企业研究”

14、课题组从1999年到2000年进行的第三次私营企业调查显示:51.8的企业为业主一人独资企业,业主本人投资占总投资的82.7,其他投资者中,又有16.8为业主的亲戚,即总共有99.5的产权是属家族所有的;同时,92.7的业主又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因此,本报告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家族企业,与美国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家族企业的突出特点有三:对企业的家族控制程度很高;对家族外职业经理人的聘任比例不高;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不高。当前我国的私营企业绝大多数都属于家族企业;但是,私营企业的外延还不能包含所有的家族企业,如我国证券市场上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显然不在当前法定的私营企业统计范围之内。因此,目前我国家族企

15、业不仅包括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这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且包括由外资、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五者相互间参股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家族占有一定份额并控制的企业。最后要指出的是,家族企业与个体、私营企业等之间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外延涵盖面上,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个体、私营企业等所强调的是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是企业经济性质方面的特征,研究的着眼点多是企业的剩余分配、劳动者的地位与状况、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等问题。家族企业这个概念强调的主要是企业管理上的特点,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企业管理过程与管理效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以所有制为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类,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有制是一切问题的决定因素,任何问题不可能不考虑所有制性质。对企业进行分类也是如此。将企业分为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目的在于对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待遇。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形成,颁布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在国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