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27760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1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数学 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数与代数 的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图形与几何 的核心概念 空间观念 概率与统计 的核心概念 数据分析观念 各领域共同的核心概念 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色 启学引思导学引教 解读教材一般应该以单元为单位 解读一个单元教材也有一定的程序 先通读 整体上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结构 了解本单元与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 进而概括本单元主要的学习内容 再研读 读懂每一节教材的 情境问题串 每个问题所要揭示的新的 未知的东西是什么 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遵循

2、了哪些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难点在哪里 哪些学生自己能学会 哪些需要教师教 能挖掘哪些潜在的思维价值与数学意义 怎样读懂教材 教师的基本功 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 读懂教参 教材最突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1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原一上第七单元20以内退位减 删去 测量 删掉第六单元 购物 和第八单元 统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 2课时 有趣的图形 直观认识四种平面图形 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 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运算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学生是如何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的 建议总课

3、时数 9课时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求剩余部分 1 将退位减法计算与解决问题两个重点分散编排 方便教学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买铅笔十几减9 捉迷藏十几减8 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 6 集中精力探索计算方法 开会啦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5 4 3 2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探索计算方法 目的有三 每节课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方便教师教学 落实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的理念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集中精力探索计算方法 比较相同点 P8 P10 开会啦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跳伞表演十几减5 4 3 2 理解用减法计

4、算的道理 探索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点 要让学生理解到14 6算式中这6个不是黄伞的数量 而是红伞和黄伞同样多的部分吗 个 学生 比较情境 的研究 张岭 前测正确率 94 1 盆 前测正确率 88 2 学生 比较情境 的研究 经验 操作 画图的作用 P8 2 鼓励学生通过操作 画图解决问题 列出算式 P10 3 鼓励学生探索如何进行计算 并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3 鼓励学生探索如何进行计算 并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11 直观模型 小棒 计数器 数线 以小棒模型为主 体现按 群 计数 容易操作 辅助理解算理 体现 位值 凸显 借1当十 体现数序 多种数数

5、的方法 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辅助理解算理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退位减法计算的起始课 学习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 情境 先将 买铅笔 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问题1 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 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 教材的呈现说明一下 问题2 在计数器拨珠 进一步体会 借1当十 的道理 加深对位值的理解 问题3 运用方法计算十几减9 P2 十几减9 注意点 1 亲历操作 2 与算式结合 计数器模型 加减法运算 当不涉及到进位和退位时 使用的计数器模型是生活中真实的计数器 计数器模型 加减法运算 当涉及到进位和退位时 真实的计数器上没有办法真正呈现 可以用摆图片或画的方式 也可以边

6、操作边想象 3 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4 先将 捉迷藏 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问题1 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 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 问题2 引入数线 经历在数线上数的过程 得出结果 问题3 运用方法计算十几减8 一个一个往回数 分段数 十几减8 数线 教材增加了数线从一年级上册 数的认识中第一次出现 由数字轨道开始 活泼生动 后续的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中多次出现 注意 1 对数线的使用要求仅限于辅助运算 即给出数线及数线上的数字 不要求学生自己独立画数线 2 箭头方向 关于算法多样化 3 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7、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6 情境 先将 小鸭玩耍 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问题1 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用 结构图 的形式记录数的分解过程 为什么不早出 问题2 再让学生利用小棒解释算法 问题3 探索十几减6的算法 十几减7 6 比较两个量的多少 难于理解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3 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11 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引导利用小棒等来帮助思考 问题1 借助比较的情景 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问题2 独立计算十几减4 3 2的退位减法 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交流各自的发现 4 注重培养学

8、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13 问题1 观察情景图 经历寻找信息 分类整理信息 记录信息的过程 学会有序观察 有条理地思考 问题2 根据找到的信息 提出问题 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前 应让学生再次明确 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找出哪些信息 问题3 说一说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交流各自的想法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4 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5 练习的设计注重多种目标的实现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7 P9 P12 理解算理 一图两式 计算技能 解决问题 体会关系 发现规律 数的理解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问题1 结合整理加法表的经验

9、 鼓励学生主动整理减法算式 参与整理的过程 提供充足的时间交流各自整理的方法 倾听理解别人的整理方法 问题2 提供减法表 让学生先观察思考此表是按什么标准整理的 然后将减法表填完整 问题3 观察减法表 交流算式间的关系和规律 尝试进行解释 本单元知识点 1 减法意义 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 比较两个量的多少 2 本单元有两个难点 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二是理解 比较两个量的多少 用加法计算的道理 3 理解算理 充分发挥小棒 计数器和数线的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道理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 学会迁移 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 加减混合编写 分开编写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读懂题

10、目的意思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情景 的拓展 问题1 读懂题意 提出问题 问题2 利用生活经验与实际操作 把它与加减法意义联系起来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问题3 分析问题的思路 进一步理解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69 P76 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70 探索计算方法小棒和计数器为主要模型 辅助数线直观模型的使用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53 P54 竖式计算 第一次出现竖式 直接引入 理解两位数的位值结构 用竖式计算 减少了记忆的过程 认识竖式 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教科书在竖式上面分别标了 个位 和 十位 与计数器的操作结合起

11、来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竖式计算 探索方法 不要忽视 尝试用竖式计算 进一步理解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知识点 1 按运算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量的关系 3 不进位加法的口算重点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 求比一个数多几 少几 的数是多少 竖式计算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75 P68 竖式计算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P78 第一次出现估算 估一估 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这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估算的内容 通过估算箱子能否装得下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

12、估算 以及如何合理估算 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回应估算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关于估算 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 激发学生兴趣 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结束时 要求学生每分钟能计算3 4题 本单元知识点 1 研究表明 多位数四则运算的错误 大部分都出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上 所以 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不要快 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2 通过不同的情境 不同的呈现方式 像图画 对话 表格 文字等 帮助学生提高读懂信息的能力 在此既要考虑数据的特点 也要考虑解决问题的策略 几个研究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一般来讲 在计算教学的一段时间 讲完算理和

13、算法以后 每天早晨我们会做四到六道题的计算 课堂当中可以做一 两道题 这样随着时间的拉长 练习的量会逐渐地减少 比如说再以后就可能是一周练习两到三次 那么一次一两道题 这样基本一个月下来 错题率就能保证在2 左右 朝阳实验小学的经验 口算训练的材料 不是平均使用力量 要从错误率及后继学习作用两方面来考虑 比如 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题 对进位加法本身来说 这些题的口算训练价值是等同的 但对后继学习 多位数乘法计算 的作用来说 口算训练价值就不一样 张天孝老师和唐彩斌的对话 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

14、 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运算能力不仅仅会算和算正确 还包括对于运算的本身要有理解 比如运算对象 运算的意义 算理等 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数的认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每节课的定位是什么 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认识了100以内的数 认识100以内的数 生活中的数 通过数数感悟100以内数的意义 数花生 认识数100与计数单位 百 的意义 数一数 认 读 写100以内的数 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数豆子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感悟数的大小关系的相对性 谁的红果多 小小养殖场 探索规律 做个百数表 探索百以内的数字模式 编排

15、思路 1 数数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逐一计数 按群计数 理解数的意义 对数数价值的认识 1 体会基数 序数2 积累数数经验 发展数感 从语音方面感受用有限的几个数字表示无限多个自然数 最妙的发明 10以内 20以内 100以内 10000以内 更大的数3 数数中蕴含数学思想 一一对应4 为四则运算打基础 一个一个顺着数是加 倒着数是减 几个几个顺着数是乘 倒着数是除 问题 教材为什么专门安排两节数数的课 对学情的了解 一节课学生最多数3次 一个一个数 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从整体感受一百 抽象出一百 检查 再数一次几个几个数 经历按群计数 进一步感知100有多少 拐弯 数 探究 二十

16、九之后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引入新数 一百体会一一对应 感知数的结构 体会数与数间的关系 出声数 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检查习惯 容易数错丰富数数经历张 自然数我们能学完吗 为什么到四年级不学了 毛 你能学到什么地方去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数数 第一节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体会100以内数的顺序及关系 情境创设 问题串 经历三个数数活动 认识100及计数单位百 操作体会10个十就是1个百 进而抽象出新的计数单位 百 理解计数单位 一 十 百 之间的十进关系 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进一步认识数的结构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第二节借助两种直观模型认识100及计数单位百 2 读数与写数 学习数的表示 扩充对数位的学习和认识 体会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前三个问题 经历 估数 数数 拨数 写数 抽象出数 读数 的过程 激发数数兴趣 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数 体验数学 创造 的乐趣 借助计数器模型学习写数 读写一体 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 读写数的核心 位值 拨数 画图 写数 调研 你能画一画吗 邸丽 80100 张 他画得对吗 毛 对呀 张 那我们为什么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