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7359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c(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 B加水 C加入NaOH溶液 D加入0.1mol/L HCl2、A、B、C、D四种金属,将A、B用导线连接后,浸在稀硫酸中,在A上有氢气放出,而B溶解;当活泼金属浸在含

2、有A和C两种金属离子可溶性盐溶液里时,在活泼金属上先析出C,把D放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则D表面有B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 BDBAC CDCBA DDBCA3、下列有机物(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等效氢原子A6 B3 C4 D54、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5、将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

3、液呈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6、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2CO3)Bc(Na+)+c(H+)=c(HCO3)+c(CO32)+c(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H+CO327、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B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不显中

4、性的盐都会促进水的电离D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电解池的阴极,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已知OH(aq)+H+(aq)H2O(l)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C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9、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

5、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B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HCO3+OH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Al2(CO3)310、将C(s)和H2O(g)以物质的量比1:2置于恒容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H2(g)+CO(g)H0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H2O)=v(CO)BH2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形成键1molHO,同时生成1molCD混合气体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11、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滴有酚酞溶液的

6、装置在电解过程中,b极先变红C可以用装置在铁上镀铜,d极为铜D装置中发生铁的吸氧腐蚀1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S0 BH0S0CH0S0DH0S013、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A常温下CH3COONa某溶液的pH=8B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C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D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H、CH3COO、H+、OH14、已知:在100时,水

7、的离子积为11012,此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 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为 A1 : 9 B10: 1 C9 : 1 D1: 1015、室温时,M(OH)2(s) 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lg Blg C14lg D14lg 16、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测HCl溶液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小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酚酞作指示

8、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粉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17、(共14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2)写出下列名称的结构简式2,5二甲基3,4二乙基3己烯 (3)现有下列五组物质: O2和O3 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12C和14C CH3CH2CH2CH3 和(CH3)2CHCH3 乙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 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 _,互为同位素的是_ _,互为同 素异形体的是_ _,是同一物质的是 。(4)pH相同的盐酸(甲)和醋

9、酸(乙),用“”、“”或“”填写:溶液中c(H):甲_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甲_乙。体积相同的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反应刚开始时的速率:甲_乙;整个反应过程的平均速 率:甲_乙;生成氢气的量:甲_乙。18、(共10分)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向2支盛有1mL1mol/L的MgCl2溶液中各加入10滴2mol/LNaOH,制得等量Mg(OH)2沉淀;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实验序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4mL2mol/LNH4Cl溶液沉淀溶解4mL蒸馏水沉淀不溶解(1)测得实验中所用NH4Cl溶液显酸性(pH约为4.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显

10、酸性的原因 。(2)同学们猜测实验中沉淀溶解的原因有两种:猜想1:氢氧化镁电离出OH离子,与氯化铵电离出来的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水。猜想2: 。(3)为验证猜想,又设计了以下实验序号实验内容结果1测定醋酸铵溶液的pHpH约为7,溶液呈中性2取少量的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分别盛放在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醋酸铵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均溶解用醋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原因是 。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 (填“1”或“2”)。(4)实验观察到沉淀不溶解,该实验的目是 。19、(共12分)如图所示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

11、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请回答:(1)B极是电源的,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溶液。当乙中溶液的pH=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20、(共16分)甲醇、天燃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甲烷。已知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已知CO的结构式为CO):CH3OH(g)CO(g)+2H2(g)H1CO2(g)

12、+3H2(g)CH3OH(g)+H2O(g)H2CO(g)+H2O(g)CO2(g)+H2(g)H3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COC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由此计算H1= 。已知H2=58kJmol1,则H3= 。(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记作a1)。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CO)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的计算式为 。已知若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a2 a1(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判断理 由是 。(3)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2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