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7358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2、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

2、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拙”。由此看来,汉武帝时()A.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B.中央机构较之秦代有所调整C.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 )A.物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B.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D.朝廷对民间房产买卖管理较弱4、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

3、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5、1931年,国民政府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棉绸的税率提高800%,毛织品提高200%,纸品提高8%到20%,人造丝、鱼类、烟草和煤的税率也有大幅提高。实施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以经济手段应对民族危机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冲击D.增加军事实力以全力抗日6、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

4、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A.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B.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C.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D.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7、1969年,中国共产党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8、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清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清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

5、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9、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B.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C.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D.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10、对如图所示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B.“光荣革命”结束了二者的角力C.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D.议会的胜利完成了英国民主的进程11、美

6、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A.欧共体 B.欧盟C.不结盟运动D.日本12、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的手段。”这反映出15世纪的欧洲( )A.东西方贸易开通B.商品经济发展C.宗教改革开始D.出现了商业革命13、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

7、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A.金融霸主的地位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经济体制的创新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4、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15、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

8、盟友关系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16、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风俗画的流行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17、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

9、.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18、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19、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播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可以脱离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实现信仰自由、精神自由B.否定教会权威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D.使教徒脱离教会控制20、“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

10、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21、列宁后来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我们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作为我们主要的和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工作的副产品顺便解决了”。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和平法令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C.颁布土地法令D.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22、 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

11、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23、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自由世界183111西方82231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24、1938年,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A.议会主权、法律至上B.

12、君主立宪、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2分)(本大题52分,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选做题第27题,28题任选一题15分)25(23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注:约成

13、书于汉代)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晨,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建国大纲材料三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

14、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现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15分)(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与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比较近代“中国梦”与现代“中国梦”的特点。(6分)(3)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4分)26.(12分)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汉书公孙弘传材料二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