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427344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音乐与美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19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1 印象派绘画 1 产生背景 光学理论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批画家追求创新 2 主要特点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 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3 代表人物 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莫奈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 日出印象 干草堆 鲁昂大教堂 等 4 影响 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 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 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 现代派绘画 1 印象派的发展 经历了新印象

2、派 后印象派等阶段 涌现出了塞尚 高更和凡 高等画家 2 特点 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 采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 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3 代表人物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现代音乐出现了许多派别 作曲家们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 风格独特的乐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印象派艺术史料导入前期印象主义注重用光和色的作用 不再注意画面的统一性与纵深性 而是强调在特定时刻的光和色的作用下画家对客体的感觉和印象 因此 在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中 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画家笔下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后期印象主义的作品仍然遵从前期印象主义注重光和色的传统 在内容上也基本恪守前期印

3、象主义以反映客观真实为主的遗训 但后期印象主义画家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甚至完全按照自身的感觉从事创作 作品也主要是画家对某种客体的主观感觉的反映 而不是客体自身的真实再现 裔昭印 世界文化史 互动探究 1 根据史料 说明印象主义在艺术特色上的新突破 2 根据史料 指出后期印象主义与前期印象主义艺术特色的异同 3 结合所学知识 各举一例印证上述不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 1 注重运用光与色来表达对客体的感觉和印象 不再注重画面的统一性与纵深性 2 异 前期印象主义强调画家对客体的感觉和印象 反映客观真实 后期印象主义更加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 同 都注重光和色的运用 3 前期 莫奈的 日出印

4、象 作者用凌乱的笔触展现了雾气交融的港口早晨 强调光和色的瞬间效果 后期 凡 高的 向日葵 线条粗犷 色彩反差强烈 立体感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印象派艺术的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 1 时代特征 19世纪下半期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新兴资产阶级对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变动和改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19世纪科学技术 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 的启发 艺术家对于旧的传统艺术模式和理念的颠覆 对新的创作范式的探索和追求 印象派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精神的熏陶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2 艺术风格 在绘画方面 印象主义艺术家们注重对象的瞬间表现 他们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 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

5、受 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他们感兴趣的是光和影的交替变化 在音乐方面 音乐家在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 主张用它们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强调的也是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乡村景色 画中水面为层次渐变的淡蓝色调 颜色呈现深绿 浅绿 甚至淡黄的树木 农村少女坐在草地上 脸部与连衣裙皆体现了光线的变幻 下列画作与其同属一种流派的是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格尔尼卡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解析 材料信息 光线的变幻 表明这部作品是印象派作品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现实主义作品 故A项错误 格尔尼卡 为现代派作品 故B项错

6、误 日出印象 为印象派作品 故C项正确 自由引导人民 为浪漫主义作品 故D项错误 答案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现代主义艺术史料导入当时有人批评毕加索的作品 亚威农少女 他 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 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30年后 亚威农少女 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 这幅作品标志着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 他成为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 1 结合图文探究 史料中 新的美术画派 是哪一画派 有何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提示 1 现代派 特点 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 采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 大胆运用各

7、种新材料 2 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心灵造成极大创伤 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现代主义艺术的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 1 时代特征 20世纪以来 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心理和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艺术家们敏感地注意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 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 艺术家们更多地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

8、艺术风格 2 艺术风格 在绘画方面 现代派在创作宗旨上强调自我 抒发个人情感 在技巧上则表现为否定视觉的真实性 采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 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在音乐方面 作曲家们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了各式各样的乐曲 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 强调自身的价值 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右图为传世名画 哭泣的女人 这幅画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 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其凄惨的命运和悲伤的感情 人物的眼睛 嘴唇 鼻子似乎杂乱无章 支离颠倒 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此画的美术流派属于 A 印象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代主义D 现实主义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及题干信息

9、杂乱无章 支离颠倒 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可以推断这幅画的流派为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 采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 反对传统 注重主观感受 选择C项 答案 C 2 3 4 5 1 1 贝多芬 Beethoven 享有 伟大的乐圣 之称 下列对贝多芬交响乐曲内涵的表达 不正确的是 A 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B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C 赋予了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D 在朦胧躁动的音色中表现事物或物体的气氛和情调解析 在朦胧躁动的音色中表现事物或物体的气氛和情调是印象派音乐的特点 答案 D 2 3 4 5 1 2 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

10、认为其 给予人们的是感觉 而不是思想 这个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解析 印象画派醉心于对光和色的研究 强调世界万物的 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即 重感觉 轻思想 故选C项 答案 C 2 3 4 5 1 3 有一种音乐反映 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 而不喜欢堂皇 不朽的雄伟气派 它塑造的 模糊的轮廓 朦胧的色彩 带有鲜明的莫奈的风格 这种音乐类型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解析 依据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及题干信息 莫奈的风格 判断 该音乐类型为印象主义 答案 C 2 3 4 5 1 4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 不屑于表面的

11、客观真实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如毕加索等现代派艺术家大胆运用夸张 变形与抽象的手法 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 3 4 5 1 5 阅读下列材料 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 在不同的时间 环境 气候等客观条件下 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色彩 他们抛弃了几百年来欧洲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 提倡户外写生 通过写生 他们发现了过去未被注意的色彩现象 从而引起绘画上的重大革新 例如 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色的 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 草却不是绿色 而是青色 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 就是红色或灰色 请完成 1 材料所述是哪一绘画流派的观点 试从材料中归纳其主要主张 指出该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及作品 2 该绘画流派对绘画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