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6808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订鬼》练习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订鬼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寝衽()庖丁()持箠()殴击() 把椎() 绳 ()2解释加点的词。(1)病者困剧_(2)何以效之_(3)顾玩所见_(4)夫精念存想_(5)若见鬼把椎、锁、绳_(6)俱用精神_(7)昼日则鬼见_(8)或泄于目_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或泄于目或以钱币乞之B二者用精至矣夫精念存想C二者用精至矣畏惧鬼至D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夫精念存想4下面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A非人死精神为之也B病痛恐惧,妄见之也C何以效之D疾困恐死,见鬼之怒5翻译下列句子。(1)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2)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

2、牛也。(3)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6文化积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选自_的_,订鬼即_的意思,如同他的论死,死伪一样,是刺向_的利剑,是投向统治者的檄文。(2)王充,字_,_(朝代)_主义哲学家。他批判“天人感应”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精气”是人的生命和精神的物质基础,“死而精气灭”,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3)本文的论点是:_。7读聊斋,话鬼神。道士手执木剑,站在庭院中间,叫说:孽鬼,快还我拂尘来!老妇人在室内吓得脸色大变,出门想逃,道士追击,妇人往地下一倒,人皮哗的一声脱下,立刻化为厉鬼,躺着作猪叫。道士用木剑砍下它的头,顷刻头化为烟

3、,遍地皆是。聊斋志异画皮(1)阅读上面一段文字,再回想电影画皮中恐怖的场面和阴森的声音,你有何感受?(2)王充是“无神论”的倡导者,而蒲松龄写了很多神仙狐鬼的故事,是蒲松龄相信世间有鬼吗?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8翻译句子。(1)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2)二者用精至矣。9.“无非马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说说“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的意思。10.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_,其意思是:_11从全文来看,“何以

4、效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2选文列举了_和_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证明“_”的道理。曹氏斗鬼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注释】司农:官职名。歙(sh):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

5、怕。倏(sh)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延坐书屋_(2)是有魅_(3)曹强居之_(4)犹是舌,但稍长_(5)鬼技穷_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2)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15鬼用了哪些手段来吓唬曹氏?为什么鬼第二次“竟不入”?16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旨。17你认为世间有鬼吗?如果没有,那么作者虚构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rnpochuuchum2.(1)困顿厉害,严重 (2)验证 (3)看欣赏,玩味 (4)专一,纯正 (5)拿着 (6)因为 (7)出现 (8)显露3.A(解析:A项:有的人;B项:

6、精神/专一,纯正;C项:极/到来;D项:那/句首发语词。)4.D(解析:例句和D项的“之”均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他三项均是代词。)5.(1)所以得了病卧床不起,就害怕鬼来。(2)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3)胡思乱想的结果,有时从眼睛里显露出来,有时从嘴里显露出来,有时从耳朵里显露出来。6.(1)王充论衡订鬼篇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有神论者(2)仲任东汉唯物(3)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7.(1)感觉恐怖,心里很害怕。在自己的脑海里越是幻想出恐怖图像,越是害怕。(2)不是,蒲松龄是通过写鬼写妖从而刺贪刺虐,讽刺批判社

7、会。8.(1)胡思乱想,自然会看到怪异的事物。(2)这两人是用心到了极点。9双重否定句式;仔细端详所见到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马的。10.庖丁解牛形容技术或技能非常熟练。11.承上启下(过渡)。12.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类比思念存想,自见异物13.(1)请(2)这里(3)坚持(4)只是(5)尽14.(1)有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像纸一样薄。(2)有头的尚且不怕,何况没有头的。15.鬼先是披发吐舌作缢鬼状,后又“自摘其首置案上”。鬼的这些手段都不足以令曹氏惧怕,所以第二次“竟不入”。16.有了足够的勇气与意志,则鬼也无可畏了,更何况其他困难呢?17.没有。作者虚构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启示人们

8、:邪不压正,遇到奸邪之事不能逃避,要勇于斗争。【参考译文】司农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当时正是盛夏,友人便请他到书房歇息,书房十分凉爽,天晚了他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他的族兄坚持要住。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纸一样薄。进入房间后,便逐渐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他的族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头发吐出了长舌变成吊死鬼的样子。他的族兄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他的族兄又笑着说:“有头的尚且不怕,何况没有头的!”鬼的招数出尽了,便一下子消失了。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刚露出脑袋,他的族兄便唾骂到:“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竟然没有进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