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6778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7《订鬼》导学案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订鬼学案一文学常识。1.解题:“订”,订正、修正的意思。“订鬼”的意思为订正对鬼的认识。2.作家介绍: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和无神论者。一生志在纠正世俗虚谬,经四十余年,写成论衡一书。3.作品介绍:论衡是作者用毕生精力为中国中世纪思想界开辟了一条新路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八十五篇,内容涉及天文、物理、史地、文学艺术等诸方面。书中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占统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的唯心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字词精解。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畏惧(wi) 寝衽(qnrn) 庖丁(po) 持箠(chu) 杖殴

2、(zhng,u) 椎(zhu) 绳纆(m)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传zhunchun 解jijixi 觉jioju3.通假字。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案”通“按”,按着 昼日则鬼见: “见”通“现”,出现4.一词多义。若 若见鬼把椎(或者 ) 若有所畏惧(如果 ) 仿佛若有光(好像 ) 若毒之乎(你 )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生 三年不见生牛(活的)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生存)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君将哀而生之呼(使活)病 人病则忧惧(动词,得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君之病在肠胃(名词,疾病)其 立守其旁(代词,他,代怕鬼来的病人

3、) 未必有其实(代词,这种)泄于目,目见其形(代词,鬼)夫 夫精念存想(句首发语词,引发下文议论) 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引发下文议论)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那 ) 荷担者三夫(指成年男子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那些)精 二者用精至矣(精神 ) 夫精念存想(专一,纯正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灵魂)自 自见异物也(自然 ) 身自疾痛(由于 ) 自此(从 )用 二者用精至矣(使用 ) 俱用精神(因为 )之 非人死精神为之(指鬼 ) 宋之庖丁学解牛(的 ) 犹伯乐之见马(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杖殴击之(他,指病者 ) 何以效之(这样的事,这种事 ) 见鬼之击(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皆人思念

4、存想之所致也(助词,不译)传 传曰(指古代的文字记载 )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为 非人死精神为之(变成 )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作,欣赏 )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实 未必有其实也(真实的事 )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真相、本质 )见 昼日则鬼见(通“现”,出现 ) 存想则目虚见(看见 ) 路转溪头忽见(通“现”,出现 ) 自见异物也(动词,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5.词类活用。初疾畏惊(名词作动词,生病)觉见卧闻(动词作名词。见:看见。闻:听到)6.古今异义。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古义:原因在于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为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古义:奇异的东西(或怪异的事

5、物) 今义:医学上指滞留或误入体内的物体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古义:思考 今义:指想念若见鬼把椎锁绳纆 古义:拿, 今义介词,使后面的东西如何处置觉见卧闻 古义:睡醒 今义:觉察,感觉,睡觉等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古义:那个人 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古义:研习 今义:玩耍)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古义:大凡人们 今义:多指平凡的人)疾困恐死 古义:困顿 今义:多指困难)7.特殊句式。致之何由 倒装句,即“何由致之?”译文: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三课文精解。凡天地之间【即人世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并不是人死后的灵魂变成的。为:变成】也【表示判断】,皆人思念存想【思虑、

6、想象的意思】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的独立性,不译】所致【招致,造成】也。致之何由【倒装句,即“何由致之?”, 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何由,由于什么原因。】?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卧床不起。衽,卧席】,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眼睛发生错觉,模模糊糊地好像看到了鬼】。译文: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象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不得病时就不会害怕。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

7、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何以效之【用什么来验证呢?何以,以何,用什么。效,验证,证明】?传【指古书的文字记载。以下引文语意出自吕氏春秋精通篇原文是:“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曰:“伯乐学相【鉴别】马,顾玩【仔细察看。玩:欣赏,玩味】所见,无非马者【没有不是马的】。宋之庖丁【名叫丁的厨师】学解牛【宰牛。解,支解,宰割】,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精力集中到极点了。用精,精力集中,专心。至:极】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自然就看到与原物不同的东西了。自,自然】也。人病见鬼

8、,犹【如同,好像一样】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那么】亦知夫【那】病者所见非鬼也。译文: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检看玩味所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学习解牛,三年之中看不见一头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思虑想象,自然看见怪异的事物了。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死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并不是鬼了。病者困剧【极其难受。困:困顿。剧:厉害,严重。】,身体痛,则谓【认为,以为】鬼持【拿着】箠【鞭子】杖【棍棒】殴击【殴打】之,若【好像】见鬼把【拿着】椎

9、【古代的一种兵器】、锁、绳纆【绳索,绳子】,立【站着】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荒诞,无根据】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的独立性,不译】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虚幻】致,未必有其【那样】实【事实】也。译文:病人极其难受,身体疼痛,就认为鬼拿了鞭子、棍捧在殴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荒诞地看见鬼来了。刚得病时心里害怕,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怕死,好象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见鬼在打他:这都是想象过多荒诞的感觉造成的,不一定真有那样的事实。夫【读f;发语词,用在

10、议论性句子开头,不译。】精【专一,纯正】念存想,或【有的】泄【这里是表现的意思】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同“现”,出现】,暮【日落的时候,这里指夜间】卧【睡觉】则梦闻【动词作名词,听到鬼的声音】。独卧空室之中,若【如果】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那个人】据【按着,睡着】案【“案”通“按”,按着】其身,哭矣。觉【睡醒】见【动词作名词;看见】卧闻,俱【全,都】用【因为,由于】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真相、本质相同】也。译文:专一思虑事物(的结果),有的显露在眼睛,有的显露在嘴巴,有的显露在耳朵上。显露在眼睛,(好象)看见鬼的形状;显露

11、在耳朵,(好象)听到了鬼的声音;显露在嘴巴,(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睡觉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而吓哭了。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四分析全文。 本文同鱼我所欲也一样,就体裁而言,是一篇议论文。(一)讨论归结本文的中心论点。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第一句)(二)围绕下列问题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论证方式。1第一段的2、3句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设问;引出下文的阐述。2.第二段举了什么例子来证明什么道理?举了

12、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3.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开头“妄见之也”),照应了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的“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第二层(其余部分)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的状态各异。照应第一段的“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4.第四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再次证明了什么?从“精念存想”表现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意念,并非实有。5.文章采用了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关于本文中所运用的类比论证:所谓

13、“类比论证”是指运用与所要证明的事物具有相似点的事物来证明其正确性的论证方法。如本文第二段所举的“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构成相似点证明世界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候的“思念存想”所致。五讨论交流课后练习第一题。(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鬼是存在的。)作者的观点及认识:鬼是不存在的。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鬼是不存在的,“非人死精神为之”现实意义:作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在人的生命体的,人死了,生命就不存在了,精神就随之消亡,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的存在。作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了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