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26120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0:第5课 苏轼词两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两首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2.明确咏史怀古类诗歌、即事感怀类诗歌选材及抒情方式的特点。3.体会作者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词风。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作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品味景物描写、人物塑造及抒发情感的相关词句,体会豪放词风3.通过比较阅读深入理解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即使面对挫折也能保持豁达超然的人格魅力,培养正确面对困难与逆境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

2、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宋词分类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

3、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气象恢弘的词虽为数不多,当时学苏词的人也寥寥无几,但由于他首开风气,自然受人推崇。张炎词源把“豪气词”与“雅词”对举。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这说明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辛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

4、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干、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字世文,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说,大意略同。稍晚于张綖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

5、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綖相近。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

6、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

7、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二、北宋的诗文革新主将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

8、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散文,他是“唐宋古

9、文八大家”的佼佼者。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在宋词的发展史中他具有开疆拓土之功。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为艳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词只宜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而苏轼登上词坛后,他以其超拔的才气,凭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

10、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有东坡全集东坡词。三、背景链接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苏轼

11、,十二月二十九日结案。此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朝廷责授苏轼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于次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开始了四年多的谪居生活。【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黄州的生活在苏

12、轼的一生中有重要的意义。苏轼豁达放旷的心胸及其文风、诗风、词风,就是在黄州期间一次次思考与超越、自慰且慰人的过程中形成的。苏轼的佛老思想在黄州时期日益浓厚,甚至占据了思想的主导地位。与此相联系,此时期的创作多写贬谪后复杂的人生感慨,个人抒情作品增多,后世传诵的名作有不少即写在此时期,文如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诗如初到黄州海棠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词如卜算子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四、整体感知1.导问:词的上、下阙各侧重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是什么?2.读读:(1)听朗读录音(2)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

13、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3)自由朗读(4)分句赏析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

14、“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

15、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东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写青年帅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向往,必然要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素材。史载,建安三年,孙策亲迎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取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同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横遭贬谪的坎坷处境大相抵牾,思绪深沉、感慨顿生,仕途蹭蹬、壮怀莫酬,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脱情怀于此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