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5525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一讲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 对典型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征进行分析与记忆 并能够运用知识迁移能力 思考类似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点 如我国水稻种植业与日本水稻种植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能够举一反三 结合所学农业区位理论 真正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和出现的地理背景 2 对一个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要把握三大特性 综合性 主导性和变化性 从而灵活理解 2 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1 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 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 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 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 2

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 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 气候等自然因素 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 如我国的湿润 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 西北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 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 如下表所示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 应注意 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 因此 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 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 气候就是农业的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 要

3、想发展农业生产 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 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 即限制性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3 比较我国主要种植业区的区位条件 2011 福建高考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 先是增施肥料 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 1 2 题 1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 土层薄B 降水变率大C 坡度大D 植被覆盖率低 2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主要是为了 A 调节大气温度B 提高土壤肥力C 增大空气湿度D 增加日照时数 信息提取 对比分析山坡地和水平梯田坡度大小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的影响 精讲精析 第 1 题

4、山坡地的坡度较大 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 增施肥料后 大部分的肥料可能会随着径流而流失 因此导致农作物增产的效果微弱 第 2 题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 地表的坡度变小 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 因此地表径流将泥土 肥料带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进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参考答案 1 C 2 B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人是最活跃的因素 人类的活动 或通过科学技术措施 可以改变农业区位因素 如 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热量条件 采用喷灌 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培育优良品种 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 增强其抗病 抗灾能力 改进冷藏保鲜和储运条

5、件 可以扩大市场 如阿根廷牛肉市场的扩大 此外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如 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 还有利于水土保持 在低洼易涝区 可实施基塘生产 发展混合农业 针对红壤的 酸 瘦 黏 可增施有机肥 加熟石灰 掺沙子 或选种喜酸性土壤的作物 如茶树等 1 2010 山东高考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2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B 鱼塘C 果园D 菜地

6、花圃 解析 第 1 题 由题干信息知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图中显示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布局了水产养殖业 种植业和林业 由此判定该地农业类型是立体农业 故选C 第 2 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市场对水果 蔬菜及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需求量增大 使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呈现出种植业比重下降 牧 渔和林业比重上升的新变化 反映在土地利用上为粮食用地规模减小 牧 渔和林业用地规模扩大 故选A 答案 1 C 2 A 1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启示 加大科技 资金投入 改良

7、畜种 改变 靠天养畜 的现状 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改善牧区交通条件和完善加工体系等 2011 三明模拟 下图表示 四种农业类型的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关于四种农业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 最准确的是 A 甲主要生产水稻 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B 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 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C 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 饲养牛羊 机械化水平很低D 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 只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2 与下图经营模式相符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信息提取 由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和商品率大小推断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 精讲精析 第 1 题 根据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和商品率判断 甲地比

8、较符合季风水田农业 乙地符合商品谷物农业 丙地符合混合农业 丁地符合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乳畜业区主要种植玉米和牧草 大牧场放牧业以肉类生产为主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玉米 小麦 分布地区地广人稀 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 饲养牛羊 机械化水平很高 第 2 题 图示模式既种小麦又养羊 属于混合农业 参考答案 1 B 2 C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的一般方法判别农业地域类型 关键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 即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 如表 2 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9、3 题 1 面向城市市场 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aB bC cD d 2 若图2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 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aB bC cD d 3 m 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 m地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便捷B 市场广阔C 鲜果上市早D 技术条件好 解析 第 1 题 图1中西欧经济最发达 城市化水平最高 因此c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面向城市市场 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 2 题 图2中箭头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 则该地域类型最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 与图1中b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 第 3 题 m n的葡萄种植都属于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式农业

10、m地位于西班牙 比法国所处的纬度低 低温冷害少 鲜果上市早 且劳动力费用相对较低 n地位于法国 种植葡萄历史悠久 技术水平高 离欧洲消费市场近 答案 1 C 2 B 3 C 命题规律 对于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农业是国之根本 每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有关农业问题 历年高考对农业均相当重视 2011年高考对农业区位因素的考查有4套试卷涉及 共5道题 农业地域类型有3套试卷涉及 共4道题 考查形式多以文字材料 区域图 坐标图等方式呈现 选择题 综合题都有 命题趋势 2012年高考对农业仍会重视 选择题 综合题两种形式可能都会出现 对热点地区农业的影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等内容 应予以高度关注 20

11、11 浙江高考 18世纪墨累 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 饲养绵羊 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 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 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下图 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 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 完成 1 2 题 1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 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B C D 2 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 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 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 破题技巧 根据图示 混合农业生产中谷物和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且既有天然草地 也有人工牧草和饲料 河水引用过多 造成湿地萎缩和土壤盐碱化等

12、环境问题 解析 第 1 题 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生产 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 并且都面向市场 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和 混合农业发展畜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天然草地 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豆类植物作为饲料 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 图 第 2 题 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 会造成河流流量减少 湿地萎缩 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 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 由于墨累 达令盆地气候干旱 大量引用河水灌溉 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答案 1 D 2 A 解答有关农业问题的常见思路 1 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 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 分析农业生产特点 一般从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进行 3 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 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