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2616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含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传统性俞平伯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儿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

2、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統,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

3、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螺”宝玉说晴雯 “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

4、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其内容很有吸引力。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C.

5、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D.本文作者俞平伯认为,红楼梦用鲧来比晴雯,古怪荒唐,全无道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以此统摄全篇,全文内容围绕首段论述。B.文章引用红楼梦与西厢记等关联的几例,说明它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C.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D.文章分别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史传等文体的关系,最后总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脂砚斋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B

6、.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C.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D.红楼梦传统性鲜明,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命题人:鲁小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

7、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摘编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材料二在此次调查的所有生态环境行为中,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最为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最大。超九成(92.2%)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仅三成(30.1%)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8、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和“垃圾集中转运时不分类,所以没必要分类投放”,人数分别占63.7%和59.6%;其次是“不知道怎么分类”和“不了解分类后垃圾的处理进度和结果,没有成就感”,人数占比分别为36.5%和34.5%。此外,也存在“身边很少有人分类”和“太麻烦了,没有精力”两种个人主观因素,人数占比分别为22.2%和13.3%。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材料三光明智库:据近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高度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很大。造成“知行脱节”的原因有哪些?诸大建(同济大学教授

9、):有人认为垃圾分类“知行脱节”是因为中国公众素质不高,需要加强教育,我不这样认为。垃圾处理走在前列的国家如日本与德国都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就中国现状而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众对垃圾分类信心不足,担心分了又混,热热闹闹走过场;二是公众有不适应感,认为垃圾分类过程复杂,定时定点不方便。罗克全(吉林大学教授):如何引导全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值得深入思考。以前人们常说“扔垃圾”,现在更强调“垃圾投放”,背后折射的是理念变化。当前,垃圾分类正处于养成新习惯、摒弃旧习惯的转折阶段,虽道阻且长,但要坚信行则将至。摘编自解垃圾分类“必答题”,如何得高分,光明日报材料四【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10、7月5日报道】上海市实行严格的回收规定后,市民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帮助下进行垃圾分类。上海市本月启动新的垃圾强制回收计划后,上海市民现在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帮助进行垃圾分类。根据严格的分类规定,上海的个人和公司必须把垃圾投入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种垃圾桶中。尽管上海聘请了约1700名指导人员进行了大量培训,但社交媒体上困惑的居民还是要求知道如何对电池、头发、骨头上的肉、瓜子和果皮等垃圾进行分类。为了简化这个复杂的过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7月4日在其应用软件上推出了一项人工智能功能,可以识别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用户对垃圾进行拍照后上传,这款应用程序就可以对此进行识别,并告

11、诉用户它到底应该属于哪个垃圾桶。【拉美社7月4日电】中国上海市政府日前开始采取一系列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措施,并将对未遵守规定的公民或单位进行罚款。上海新出台的垃圾分类标准涉及约2400万常住居民,他们现在必须将垃圾废品分门别类地倒入四个垃圾桶中,以避免被罚款,从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上周,中国政府宣布将继续投入213亿元人民币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摘编自手机APP助上海市民精准分拣垃圾,参考消息4.下列对垃圾分类工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垃圾回收利用率是衡量垃圾分类工作成效高与低的重要指标。B.垃圾分类是国家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的一项重要政策。C

12、.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公众的认知和习惯方面。D.加强对公众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亟须落实的环节。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落实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工作,既有利于加快实现垃圾综合治理,也有利于改变公众对待垃圾的观念、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B.“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等客观因素被受访者认为是阻碍自身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既有所期待又担忧彷徨的复杂心态。C.外国媒体由于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对我国垃圾分类行动报道的侧重点也不同,英媒报道侧重在人工智能的新应用场景,拉美社报道侧重在政府作为。D.对于公

13、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性高度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大的问题,学者们站在当前和未来的角度提出看法,有助于社会正确看待问题。6.请谈谈材料中各参与方是如何积极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公众“知行脱节”的问题。(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命题人:卜晶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

14、:“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