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252610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编》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编》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编》教育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编》教育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教育心理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 第一讲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导言什么是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要回答什么 学习理论的取向划分 导言 学习的异化学习的本意某些教育者的学习观教学的失能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有奥林匹克没有诺贝尔 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 学习与教学理论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 一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 我们教师应该教给他们什么 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考虑并弄明白的问题 直到现在 很多教师都认为 学生在学校应该学的和教师应该教的 都是 双基 也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 二 我国许多学者和很多中小学教师 在界定教育目标中的智育目标时 都把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记忆力 注意力 思维能力和

2、想象力作为五大标准 这个标准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已经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误导性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对标准答案的刻意追求10除以5 得多少 中国青年报 1998年1月21日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中外学生的对比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 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 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高钢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南方周末 1997 6 20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指导人类学习

3、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学习理论所回答的问题 学习实质有机体是如何获得个体经验的 学习结果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 学习的规律与条件为了顺利完成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学习理论的取向划分 主要理论取向 联结观认知观情景观 取向之一 联结观 主要代表观点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在此期间达到鼎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知识单元或技能成分之间联结的的增强 倾向于根据技能获得来表述学习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以斯金纳的操作学习为例 学习实质刺激与反应之间 条件

4、与动作之间 语义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结 学习结果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行为 学习过程通过强化使学习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学习规律与条件连续接近法与强化程序的安排 程序教学法 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 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 逐渐加深 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 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 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 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特点 1 小的步子2 积极反应3 及时反馈4 自定步调5 低错误率 程序教学范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电流程序 电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灯丝 发热

5、 电灯丝发热的原因是灯丝通过 电流 电灯变亮的原因是电流强度 增大 电灯变暗的原因是电流强度 减少 当电压增大时 电流强度就 增大 下一步正答解释问题 提问 解答确认误答重复上一步 共同特点 在过程上 简化了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内部操作活动 将其看成是由此到彼的联结 在结果上 简化了有机体学习的结果 将他们看成是若干兴奋点形成的通道 在条件上 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内部条件 取向之二 认知观 主要代表观点 格式塔学习理论托尔曼符号学习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着重关注特定内容领域的概念理解和一般认知技能 倾向于根据概念理解的成长和思维推理的一

6、般策略来表述学习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一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 概念理解的获得 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 学习过程主动积极地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类目化活动就是将新知识形成新的类目 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中去 学习规律与条件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 从具体到一般 从低层到高层 应该向学生提供较 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 让他们去 发现 新的类目与类目关系 教学理论要点 强调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材 强调基本结构的早期获得 强调发现学习 让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和规律 发现

7、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平方和公式 a2 2ab b2 a b 2学习者 小学二年级学生材料 积木块程序 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 告诉他们 大正方形是正方形 它的边长不知道 可以用x表示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 短边边长为1 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 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 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XX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 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x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 1 x 1 x 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 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8、即 x 1 x 1 学生很快会列出 x2 2x 1 x 1 x 1 x2 4x 4 x 2 x 2 x2 6x 9 x 3 x 3 x2 8x 16 x 4 x 4 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 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 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 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 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a2 2ab b2 a b 2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二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同布鲁纳学习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按层次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诸多类属者 类属者即概念或观念 学习过程学习者利用原来认知结构的已有观念 与新知识建立实质的 非人为的联系 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同化过

9、程 学习规律与条件同化过程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 注重原有知识结构的可利用性 清晰性与巩固性 教学理论 要点 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 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概念程序 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 同学们 我们准备学习 平行四边形 概念 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 多边形 概念 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 则是四边形 今天所学的 平行四边形 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呈现新知识结论 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并作图 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程序 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 精确分化 融会贯通 1 教师要求学生分

10、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 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 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2 教师提出 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 它才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 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 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 将平行四边形知识放进知识系统 共同特点 从学习过程看 它们都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从学习结果看 他们都主张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从学习条件看 它们都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认知性 内在动机 取向之三 情景观 主要代表观点 马斯洛 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以维特罗克 斯皮罗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

11、论 重点分析学习者与学习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倾向于根据提问和交谈中的实践活动参与来表述学习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一 人本主义 学习实质无学习结果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 有用的人 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学习过程学生在一定条件下 自我挖掘其潜能 自我成长 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规律与条件 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 关爱 理解的氛围中 从做中学 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 总的原则 尊重学习者 重视学习者的意愿 情感与需要 相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 发展潜能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确定帮助情境 探索发现问题 发展洞察力 计划与决定 整合 人本主义

12、教育课例 个案问题 一个害羞的不愿表达的小女孩步骤 师 那么 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的作品呢 生 我想我确实不知道 我想我真的很害怕 但我又无法确切说出这是什么缘故 师 有些什么障碍使你不敢把作品给同学看 生 在很多方面 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真正赏识我的作品 不过我不知道怎么办 师 如果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你的小说 但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 你觉得怎么样 生 您能保证吗 师 当然了 然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每个人的反应 你放心 他们不知道作者是谁 生 哦 我想您不会让我丢脸 师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让你处于无所损失的境地 但表露自己总要冒险 当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建构主义 理论产生根源哲学根源 1 康德对理性

13、注意和经验主义的综合 2 库恩的科学哲学 3 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化心理学根源 1 皮亚杰的自我建构论 2 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论技术根源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通信技术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二 建构主义 学习实质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结果知识的网络结构学习过程独特的 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 自我建构学习规律与条件强调自我探索 协作学习 师徒传授 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 基本思路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注重协作学习 提倡师徒式传授 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 让学生自我探索 主要模式 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设计 自上而下教学设计 建构

14、主义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戊戌变法学习者 初中二年级学生程序 放甲午战争录象 提问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由学生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各组代表回答 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 提问 如果你是康有为 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 小组讨论 部分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 提问 谁会反对改革措施 为什么 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 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 问 维新为什么失败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总结 在屏幕上列出原因 提出思考问题 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 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 思考题 试论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及其教育价值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当代问题解决研究对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创新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怎样的 请阐述元认知研究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 如何根据心理学研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