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5144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氧C软水D稀有气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蒸发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固体制氧气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瓶壁有水雾5空

2、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6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BCD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8如图所示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3、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9水体污染的来源是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空气污染()ABCD10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发生了变化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0分)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者数字和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个硫原子; 3个水分子; 2O;3CO2; 铜元素; 铵离子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2)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符号是;(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1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2)

5、实验室制取O2,选用收集装置(填写装置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后(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资料】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表达式:S+O2SO2)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足量的红磷,设计了如图1(1)红磷在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2)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3)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4)集气瓶中红磷燃烧

6、的化学方程式是【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硫,步骤和现象是:步骤现象 用燃烧匙将硫点燃后伸入到大试管中,立即密封硫燃烧 待硫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冷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如图2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上升了一段稳定的水柱,水约占试管容积的(5)你认为水上升的原因是(6)最终水约占试管容积的,该实验的结论是(7)如果不足,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填字母)A硫用量不足 B未冷却至室温 C气密性不好16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实验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

7、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12345678910二氧化锰的质量/g0.10.20.330.40.50.6611.323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201:101:61:51:41:31:22:31:13:2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235186162147133117143160211244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此实验中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宜采取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原因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3)分析上述数

8、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4)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两个优点、(5)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带来影响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

9、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

10、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氧C软水D稀有气体【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软水中含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

11、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蒸发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固体制氧气【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

12、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固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固体,且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瓶壁有水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

13、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发光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B、放出热量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瓶壁有水雾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解答】解: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A正确;B、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B正确;C、二氧化氮,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