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5123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总复习之: 压强和浮力(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和浮力 2012中考总复习之 一 压强1 压力与压强1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注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 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即 F G 2 压强 1 压强是用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 公式 P F SP 压强 单位 帕 Pa F 压力 单位 牛顿 N S 受力面积 单位 米2 m2 4 增大 减少压强的方法由压强公式P F S可以看出 压强的大小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 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二 液体的压强1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任何地方 任何方向都存在压强 压强随深

2、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也越大 注意 1 液体内部压强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产生的 要与外加压强相区别 2 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而与容器的形状 大小以及液体的总重和体积无关 3 公式中的深度是指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而不是到容器底面的距离 2 公式 P gh 3 连通器 1 概念 上端开口 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 性质 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 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 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上 三 大气压强1 概念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 这个压强叫做

3、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 2 大小1标准大气压 1 013 105Pa 760mmHg 3 特性大气压的值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海拔3000m以内 大约每升高10m 大气压减小100Pa 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 一般情况 晴天气压高于阴天 冬天气压高于夏天 4 气压计用来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有水银气压计 无液气压计 金属盒气压计 等 5 大气压的应用 抽水机原理 利用大气压来工作 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五 浮力1 概念 浸在液体 或气体 里的物体受到液体 或气体 对它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的 3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 或气体 里的物体

4、受到液体 或气体 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 F向上一F向下 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应于气体 公式 F浮 G排 m排g 液V排g 5 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它的浮沉决定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比较 当F浮 G物时 物体上浮 当F浮 G物时 物体下沉 当F浮 G物时 物体悬浮 6 浮力的应用 潜水艇 上浮和下沉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气球和飞艇 上升和下降靠改变平均密度轮船 排水量密度计 浮力的计算 1 F浮 G G 2 F浮 F向上一F向下3 F浮 G排 m液

5、g 液V排g4 F浮 G物 分析与结论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与物体浸没的深度及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 G排 实验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与假设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还可能与 中考真题赏析 例1 2010年广东 如图14 1所示 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金属块的质量是 kg 金属块的体积是 m3 g 10N kg 图14 1 2 10 5 0 2 0 22 中考真题赏析 例2 2010年湛江 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水面与

6、溢水口齐平 水深为10cm 水的质量为5kg 再放入一块重3N的木块 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 如图14 2所示 则水溢出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 N g取10N kg 图14 2 1000 3 中考真题赏析 例3 2010年烟台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有时需要增大压强 有时需要减小压强 在图14 3所示的事例中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B 例4 2009年广东 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 气流偏导器 如图14 4所示 由于 气流偏导器 上表面平直 下表面呈弧形凸起 当跑车高速行驶时 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 选填 大或小 此时 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选填 大

7、 或 小 这样 气流偏导器 受到一个向 选填 上或下 的压力差 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中考真题赏析 下 小 大 图14 4 课堂互动 1 图14 5所示实例中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图14 5 B 课堂互动 2 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 在试管处于如图14 6的甲 乙 丙三位置时 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 则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 甲位置最大B 乙位置最大C 丙位置最大D 三个位置一样大 图14 6 A 课堂互动 3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D 课堂互动 4 据报道 我国已制造出 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 如图14 8 运行速度可达380km h 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 吸

8、 向火车的事故发生 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 气流速度更大 压强更小B 气流速度更大 压强更大C 气流速度更小 压强更大D 气流速度更小 压强更小 A 课堂互动 5 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 但沉于乙液体中 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A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D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 课堂互动 6 海宝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 其形象如图14 9所示 在点缀街头的各种 海宝 中 有一座 海宝 材质均匀 实心 的质量为1 0 103kg 体

9、积为2m3 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 g 10N kg 则 海宝 的密度是 kg m3 海宝 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图14 9 500 1 104 课堂互动 图14 10 7 如图14 10 一开口的杯子 装上8cm高的水后 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 外部底面积为60cm2 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 6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a g取10N kg 8 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 高原反应 这除了高原缺氧 寒冷之外 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 得多 选填 大 或 小 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 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 锅内气压受外界

10、大气压影响 使得水的沸点 100 选填 高于 或 低于 4 1 103 小 低于 课堂互动 9 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N的物体A 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 如图14 11所示 1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物体A所受浮力是N 2 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 A在水中会 选填 下沉 上浮 悬浮 判断的依据是 图14 11 1 2N 1 8 下沉 浮力 G 课堂互动 10 如图14 12 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 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 纸片升起 可知吹气过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下表面的压力 选填 大于 等于 小于 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小于 气体速度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课堂互动 11 小明同学利用A

11、 B两物体 砝码 泡沫等器材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 如图14 13所示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 比较甲 乙两图所示实验 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 若要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压痕的深浅程度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甲 丙 课堂互动 4 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如图14 14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课堂互动 12 如图14 15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0年冬

12、奥会时的一个情景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 质量约为19Kg 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 02m2 冰壶的体积约为8 10 3m3 g取10N Kg 求 1 冰壶的密度 2 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解 1 密度为 m v 19kg 8 10 3m3 2 375 103kg m3压力为F G mg 19kg 10N kg 190N压强为P F S 190N 0 02m2 9500Pa 13 如图14 16所示 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 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 18m 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 13m 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 10m 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 求 1 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 水的压

13、强是多少 2 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g取10N kg 图14 16 课堂互动 13 解 1 p g h1 h3 1 103kg m3 10N kg 18m 10m 8 104Pa 2 S r2 3 14 2 2 10 2m 2 3 14 10 4m2F PS 8 104Pa 3 14 10 4m2 25 12N 课后巩固 1 下列事例中 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2 下列用具或设施中 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B 钢笔C 锅炉水位计D 三峡水库大坝

14、的船闸 A B 课后巩固 3 如图14 17所示 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 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 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逐渐减小到零B 先减小后增大C 始终保持不变D 逐渐增大 A 课后巩固 4 小明做 研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课后巩固 根据表中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 比较序号3 4 5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3 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处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1 2 3 同一液体 深度越深 产生的压强越大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