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061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可以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B据报道,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首次完成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的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C现代新儒学力图客观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D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解析:选B。本题考

2、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应改为“焕发人们精神、丰富人们精神世界”。C项,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现代新儒学”后加“是”。D项,偷换主语,应将“获得了”改为“被授予”。2、(广东惠州调研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唐君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一面大镜子,_。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思想的反复咀嚼、品味、吐哺,这一知识和思想的绵延和再生产过程,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_,心灵是凹镜,从四面八方发散地获取中外先贤的广博智慧;传诸后人时,_,

3、穷其一生所学所悟聚焦于一点,为知识的累积增长贡献绵薄之力。如此洞察秋毫而又见微知著,锤炼出思想之纵深。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读书和心灵的关系。处,由前文提到的书籍是一面大镜子,后文提到的“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可知,处可填与“而个人的心灵则是一面小镜子”类似的内容。由处所在句子中间用的是分号可知,这两句是两层意思。处,由后文“传诸后人时”的提示可知,本处可补写“阅读前人时”之类的内容。处,与前文“心灵是凹镜”对仗而得“心灵是凸镜”。答案:(示例)而个人的心灵则是一面小镜子阅读前人时心灵是凸镜3、(山东省实验中学考试)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短句。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

4、,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答:解析: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首先,应提取句子主干: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其次,要把修饰性成分提取出来并整理成完整的单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期16天的飞行;其中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答案:(示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期16天的飞行。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其中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

5、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4、请从以下七个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100字左右。夜幕感觉寂静短暂生命唤醒持续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重把握词语的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具体的特征选择描述的画面、表达的情感或观点等。比如选择“感觉”“生命”“唤醒”“持续”四个词语,可以用造句的方法,将其合理组成一句话或两句话,然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扩展内容即可。这里可以是听到某种呼唤后生命觉醒,这种持续的感觉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某种真谛等。答案:(示例)狗吠,一种生命的呐喊,唤醒了人对生命的感觉。乡村的夜幕降临时,远远地传来狗叫声,先是一只狗,叫过几声后有短暂的停歇

6、,然后又叫上几声,有时会有另外的狗加入,于是这声音就持续一段时间,但最后总是突然停止,把大地还给寂静。5、(贵州适应性考试)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的构思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解析:本流程图虽然内容较多,但线索清晰,按顺序作答即可。从流程图看,活动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活动方式,在充分理解了流程图的意思之后组织答案。为了便于理解,表述时可按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顺序进行,同时注意对图示信息的提炼和整合。答案:(示例)拟于9月28日在礼堂举办“论语吟诵比赛”,通过网上投票海选15人进入决赛,决赛设9个奖

7、项,由5位评委现场打分,当场颁奖。赛前赛后通过电视、网站、报纸宣传报道。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了无尽想象。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空谈屏蔽了真相,纵容了虚伪。一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正义尽在掌握,私下却蝇营狗苟、伤天害理。官修的正史显得过于沉重,但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却将历史的风云演绎得跌宕起伏:无数的民族英雄、家族英雄、草莽英雄,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在小说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本色。在

8、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ABC D解析:选D。横空出世:形容事物突然出现,尤指事物一出现就很有声威或影响。陈陈相因:原指皇家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色彩不当。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实际并非如此。含贬义。沧海横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误用对象。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不合语境。意兴阑珊:意趣、兴致低落将尽。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

9、,面对自然风物,苏子以“_,_”两句,表达了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共享的随缘自适的襟怀。(2)李白蜀道难中,借神话传说,用“_,_”两句来写蜀道的艰险之后,又用“_”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山的高峻。答案:(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二、古代诗歌(一)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登 泰 山 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诗人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10、,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州烟九点”的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C诗的颈联主要写诗人居所的今昔变化,强调现在才知以前居处井底多么狭隘,今后即使筑巢枝头也会觉得宽阔。D尾联写诗人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泰山共鸣,表现出诗人羡慕仙人的快乐而自我感伤叹息之情。E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事的老练迥然不同。解析:选CD。C项,“居所的今昔变化”不正确,应是对人生的感悟;D项,“自我感伤叹息之情”有误,这里主要表达出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达观的人生态度。(2)

11、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可知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诗人亲眼所见,所写之景是眼见之景,是实写;再分析杜诗中“会当”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并未登上山顶,所写之景均为想象,是虚写。这样两首诗就区别开了。答案: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是登山后亲眼所见之景。杜诗标题中的“望”字、文中的“会当”表明诗人没有登上泰山;张诗标题中的“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亲眼所见。(二)文言文阅读(广西桂林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有志操,遭父忧,

12、居丧合礼。与弟裕励精笃学,不交人事。年十七,司空高乾邕辟为参军,赐爵汾阴县男。魏孝武西迁,周文令大都督薛崇礼据龙门,引端同行。崇礼寻失守,降东魏。东魏遣行台薛修义督乙干贵西度,据杨氏壁。与宗亲及家僮等先在壁中,修义乃令其兵逼端等东度。方欲济河,会日暮,端密与宗室及家僮等叛之。修义亦遣骑追,端且战且驰,遂入石城栅,得免。栅中先有百家,端与并力固守。贵等数来慰喻,知端无降意,遂拔还河东。东魏又遣其将贺兰懿、南汾州刺史薛琰达守杨氏壁。端率其属,并招喻村人,多设奇兵以临之。懿等疑有大军,便东遁,赴船溺死者数千人。端收其器械,复还杨氏壁。端性强直,每有奏请,不避权贵。周文嘉之,故赐名端,欲令名质相副。自

13、居选曹,先尽贤能,虽贵游子弟,才劣行薄者,未尝升擢之。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乃遣之。魏帝废,近臣有劝文帝践极,文帝召端告之。端以为三方未一,遽正名号,示天下以不广。请待龛翦僭伪,然后俯顺乐推。文帝抚端背曰:“成我者卿也。卿心既与我同,身岂与我异?”遂脱所著冠带袍裤并以赐之。端久处选曹,雅有人伦之鉴,其所擢用,咸得其才。周孝闵帝践阼,进爵为公。晋公护将废帝,召群臣议之。端颇具同异,护不悦,出为蔡州刺史,为政宽惠,人吏爱之。转基州刺史,总管史宁遣司马梁荣催令赴任。蔡州父老诉荣,请留端者千余人。至基州未几,卒。遗诫薄葬,府州赠遗,勿有所受。(选自北史薛端传,有删改)【注】周文:周文帝。护:宇文护。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B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C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D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