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044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晨练一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晨练一一、基础题精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 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 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弹劾 梦寐已求 涵养 断章取义 B缥渺 姿意妄为 蹊跷 望风披靡 C贸然 缘木求鱼 兑现 良辰美景 D谛造 望文生意 戏谑 滥竽充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

2、足了。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B近三年来,我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这家位于洛带古镇的“中华老字号”的凉粉、凉面等小吃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色味俱佳而吸引了众多蓉城食客。D国家对

3、新型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引发了众多省区的竞争,而成渝两地入选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让众多的竞争者大大出乎意料之外。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通过质疑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反应太过激烈。美日韩等国对朝鲜将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声明做出强烈的反应,朝鲜政府却,宣布按计划发射。A.偏见未免不以为然 B.成见未免不以为意C.偏见不免不以为意 D.成见不免不以

4、为然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A B C D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蜀道难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来讽刺秦王朝

5、任意搜刮,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荀子在劝学中的“ , ”两句,以雕刻为喻,阐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 。高二语文晨读诗词赏读送魏万之京李颀(唐)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释】: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魏万: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后辈。和李白很有交情。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赏析】:这是一首

6、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出发前一夜的景象,微霜初落,深秋萧瑟,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紧接第一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那嘹唳的雁声,从天际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做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

7、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冷天气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气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以长者的语气送上亲切的嘱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

8、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探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答案:1.这首诗描绘了深秋送别的画面,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2.这两个意象中,“催”“渡” 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景情结合题型【常规提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9、什么样的思想?【提问变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诗词作赏析。【答题范式】解答这类问题,要抓住几个要点:(1)先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找出来。这里的主要景物,不管是河流山川,还是飞鸟走兽,不管是暮鼓晨钟,还是花草虫鱼,它们都得是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密切联系的。答案的这一部分来自我们对诗词内容的正确解读。(2)在提取出主要景物之后,我们还应将景物的特征及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点出来,答案中的这一部分有两个来源:景物前的修饰语,如“孤”“清”“幽”“冷”“寒”等,既写景物,又点

10、心情。自己根据景物所处语境作出判断,可能是凄清,清冷、幽静、静谧,萧瑟、宁静,衰败等。(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瑟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在把握景物及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等资料,作者情感等也就自然而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高二语文晨练一答案1 选D(A项分别是rn/yn shn/zhn tio/ tio;B项zh/sh jn/jn qing/jing;C项y/y t/t m/m;D项pn/bn u/sh s/si)2. 选C(A已以,B渺缈,姿恣,D缔造 意义)3 选 D【考点】考查成语的辨析。【解

11、析】D项“匪夷所思”的意思是“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与句意不合。【思路分析】成语的辨析首先要知道其意思。4.【解析】A项成分残缺,“城市化进程”后缺谓语,应加上“不断加快”;B项“产量”与“向前发展”搭配不当;D项“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杂糅。5. 选B。“成见”,固定不变的看法;“偏见”片面的、有偏向的见解。此处应选“成见”,排除A、C。“不免”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如:“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重在评价。如:“你的顾虑未免多了些。”应选“未免”。“不以为然”指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而“不以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朝鲜政府对美日韩等国的强烈反应置之不理,用“不以为意”。6. 选C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