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043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39分)1(3分)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筋、细绳套、三角板及贴有白纸的方木板等器材,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所示是该同学依据实验记录作图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橡皮筋在白纸上的固定点,O点是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伸到的位置。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需记录拉力的大小B.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图中F表示理论的合力,F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并作出多个平行四边形,但每个四边形中的O点位置一定相同2(3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物体A、B通过细线跨过滑轮相连,当斜面倾角=45时,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

2、状态。若增大倾角,而物体仍处于静止时,细线质量、滑轮的摩擦都不计,则有( )A.细线受到的拉力增大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3(3分)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套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硬杆上,现用一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20N的力F拉小球,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则()A.小球不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B.小球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杆向上,大小为6NC.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下,大小为4.8ND.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12N4(3分)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A、B两质点在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相等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后4s做加速运动D.B质点在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5(3分)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m处

4、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6(3分)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竖直向上,B中F竖直向下,C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D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A.B.C.D.7(3分)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能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8(3分)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

5、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9(3分)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m的电线杆共用8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A.2.5m/sB.5m/sC.8m/sD.10m/s10(3分)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原地,它在运动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A.0,2RB.2R,2RC.2R,2RD.2R,011(3分)关于位移和路程

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的大小12(3分)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1+LL)mgB.(1+LL)(m+m0)gC.LmgD.LL(m+m0)g13(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轻弹簧和轻杆的

7、一端,轻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点,轻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于墙壁上的O点,轻弹簧的自然长度与杆长相等。小球静止时,轻弹簧处于水平,轻杆与墙壁成30。从某时刻开始,给小球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缓慢移动到B位置,OB处于水平。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B.若弹簧有弹力,则弹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C.弹簧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且末态时弹力大于初态时弹力D.力F先增大后减小二、不定项选择题(18分)14(3分)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8、B.物体的位移等于2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2R15(3分)木块A、B重力分别为50N和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7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0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C.弹簧的弹力大小为5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16(3分)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2沿水平面分别

9、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C.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17(3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发生位移x对应速度变化为v1,紧随着发生相同位移变化为v2,且两段位移对应时间之比为2:1,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a=3(v2)22xB.a=(v1)22xC.a=3(v2)2xD.a=3(v1)24x18(3分)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

10、度的定义式为a=vtv0t,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tv0s,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不变,则物体的位移中点处的速度为v0+vt2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0+vt2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19(3分)把A、B两小铁球从楼顶的P点释放,第一种方式:A比B早1s从P点释放;第二种方式:把两球用1m长的轻绳拴起来,在P点手握B球把A球提

11、起同时释放,如图所示,从A被释放起计时,则在A、B下落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m/s2)()A.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相对B静止,且A、B间隔保持5m不变B.第一种方式,以B为参考系,A以10m/s速度匀速下落C.第二种方式,若H=6m,h=3m,则A、B全部通过窗户用时(21.2)sD.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若从更高处释放两小球,两球落地时间差都将减小三、实验题(20分)20(5分)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调整刻度尺位置使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与刻度尺的20cm刻度线平齐。(1)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此时指针在

12、刻度尺上位置的放大图如图甲所示,则弹簧的长度l1=cm。(2)在弹性限度内,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绘出如图乙所示钩码质量m和弹簧长度l的图象,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据此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弹簧的自重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21(5分)同学们利用如题图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

13、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cm(g取10m/s2)。22(5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m/kg0.050.100.150.200.25滑动摩擦力f/N2.152.362.55f42.93回答下列问题:(1)f4=N;(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4)取g=9.80 m/s2,由绘出的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