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4468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要点 一 科学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进程二 立足课堂 努力提高备考效率三 精编细练抓落实 提高备考实效四 加强实验教学 提升实验能力五 加强备课组管理 实现整体提高 一 科学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进程 二 立足课堂 努力提高备考效率 2 1第一轮讲知识 讲方法 打基础 1 讲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 讲物理规律的理解及基本应用 3 讲物理基本模型 4 讲物理常用的方法 5 讲分析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 6 讲单元总结 2 2第二轮课堂讲主干 讲专题 提能力 1 讲主干 力学 三大规律 两大运动 电学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 磁场中运动 法拉

2、第电磁感应定律 1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 1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结合 2 讲专题 2 牛顿运动定律与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 相结合 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 以能量和动量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 1 纯力学模型的相互作用中的动量守恒 能量转移和转化 涉及到带电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动量守恒 能量转化 电磁感应中两导体间相互作用的动量守恒 能量转移和转化 涉及到带电粒子 原子核 在磁场中相互作用的问题 3 以带电粒子在电 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1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

3、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2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3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4 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电磁感应 电路计算 安培力计算 做功与能量转化 5 实验专题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 3 提高能力 一题多变 使思维具有变通性 一题多解 使思维具有流畅性 一题多问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多题归一 培养思维的概括性 2 3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效率 三 精编细练 抓落实 提高备考实效 1 精编 2 细练 1 练基础 2 练方法 3 练能力 4 练实战 3 抓落实 1 抓作业 2 抓纠正 3 抓辅导 四

4、 重视物理实验复习突破实验题瓶颈 立足基础 重现情景 注重操作 寻求变化 1 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2 逐一落实每个实验环节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电学实验包括电路的设计 实验仪器 包括仪器的选择 操作步骤 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 控制实验条件 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包括平均值法 图象法 函数关系法等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也包括对实验结果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误差分析 实验后的思考 体会乃至迁移等 五 加强备课组的管理 实现整体提高 1 开展集体备课 2 加强研究 谢谢 第一轮复习 打好基础 以全面复习知识点为主 构建中学物理

5、的知识网络 实验复习在每大章复习之后将本章的实验一块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 以主干知识为线索 以专题复习为主导 侧重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下功夫 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 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 以模拟训练为主 针对前面的复习查漏补缺 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高考总复习的时间安排 三轮复习法 问题1 弄清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和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接触且有弹性形变 若物体间虽然有接触但无拉伸或挤压 则无弹力产生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物体的形变很小 难于观察到 因而判断弹力的产生要用 反证法 即由已知运动状态及有关条件

6、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逆向分析推理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例1 如图所示 静止的小球用轻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 球与光滑斜面接触 细线处竖直方向 则小球受的力的个数为A 1个B2个C3个D4个 B 例2 如图所示 三个重量 形状都相同的光滑圆体 它们的重心位置不同 放在同一方形槽上 为了方便 将它们画在同一图上 其重心分别用 1 2 3表示 1 2 3分别表示三个圆柱体对墙 的压力 则有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A 例3 如图所示 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 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时

7、F mgsin 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 F mgcos 方向垂直杆向上C 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 一定有F ma sin D 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 方向斜向左上方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arctan a g D 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领会问题的情景 在问题给出的信息中 提取有用信息 构建出正确的物理模型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正确建立坐标系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列式求解 例解 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 就 抓举 而言 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 提杠铃 发力 下蹲支撑 起立 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 图1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 现测

8、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 0cm 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 质量为150kg 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 8s 试估测该过程中杠铃被举起的高度 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 则该恒力有多大 图示 基本方法 物理方法 理想模型法 整体法 隔离法 等效法 图解法等 数学方法 几何法 比例法 三角法 图象法 代数法 估算法 近似法等 逻辑思维方法 极端分析法 类比法 逆向法 假设法 对称法等 不必估计的仪器 1 秒表 机械表是齿轮传动 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间 所以不需估度 2 游标卡尺 对游标卡尺的末位数不要求再做估读 如遇游标上没有哪一根刻度线

9、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情况 则选择靠最近的一根线读数 3 电阻箱 电阻箱的示数是各个挡位数字之和 不需估读 基本实验仪器 基本仪器主要有 13个 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天平 秒表 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直流电流表 直流电压表 多用电表 温度计 一个物体从斜面上距地面高度为h的A处静止释放 沿斜面滑下后进入水平面BC B处圆滑 最终停止在C处 已知物体和斜面 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C之间水平距离为S 求动摩擦因数 A S h C B A C B mgcos h sin mg s h tg mgcos L mg s Lcos mgcos L 11 18分 在海滨游乐

10、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 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 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 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0 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 10m s2 斜坡倾角 37 1 若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 60kg 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sin37 0 6 cos37 0 8 2 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 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 50m 为确保人身安全 假如你是设计师 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 对高度应有怎样的要求 斜坡倾角 37 不能变 例 一题多变 原题 上表面粗糙质量为M的小车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11、 质量为m的滑块A 可视为质点 从小车左端以水平速度v0冲上小车 已知A B间动摩擦因数为 问 A若能停在B上 它们一起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A在B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通过变换题设条件 改变设问方式可以有1 如果要使A不从B上滑落 小车B长L至少为多少 2 小车B长L满足什么条件时 系统的动能损耗最大 3 若B长为L 要使A从B上滑出 A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4 若B长为L 要使A最终停在B上 则动摩擦因数 至少为多少 5 若使B以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 A最初放在B的最右端 如图1 且B足够长 则A在B上滑动的距离是多少 6 若在上述题设中A同时以v0的初速度向左运动 则A B一起运动的速度

12、多大 7 若在上述题设条件下 B长为L A恰好没有滑出B v0未知 则A离出发点向左最大距离为多少 通过变换物理背景 创设新的物理情景可以有 1 将A从半径为R的光滑1 4圆弧轨道无初速释放 要使A不滑出B B至少需多长 图2 2 将B变为带有半径为R的1 4圆弧轨道小车 为使A恰能滑到B轨道的P点 求v0的大小 图3 3 若B表面由半径为R的1 4圆弧轨道与长为2R的粗糙水平面组成 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现让A从B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 A恰好没有滑出B 求A B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4 4 将A B变成质量均为m的导体棒 B静止放在光滑导轨上的水平部分 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匀强磁场中 A沿导轨倾斜

13、部分从高h处无初速下滑后进入水平部分 求B棒的最大速度和回路中消耗的电能 图5 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例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 磁场及复合场中的运动 二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三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 善于用分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善于用动量 能量的观点站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仔细审题 特别要注意重力能否忽略 2 带电粒子在方波形交变电场中的变速直线运动 画出速度 时间图象 例1 在如图所示的XOY平面内 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自坐标原点O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抛出 它的初动能为4J 不

14、计空气阻力 当它上升到最高点M时它的动能为5J 求带电小球落回到O 点时的动能 例1 如图甲所示 相距d 15cm的A B两极板是在真空中平行放置的金属板 当给它们加上电压后 它们之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今在A B两板之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交变电压的周期T 1 0 10 6s t 0时刻A板的电势比B板的电势高 且U0 l080V 一个比荷q m 1 0 108c kg的带负电的粒子在t 0时刻从B板附近由静止开始运动 不计重力 求 当粒子的位移为多大时 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 2 粒子运动过程中 将与某一极板相碰撞 求粒子碰撞极板时速度的大小 2 带电粒子在 方波形 交变

15、电场中的变速直线运动 画出速度 时间图象 1 当t T 3时 粒子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 2 SA 2s 0 08mSB 2s 0 02mS SA SB 0 06mL d 2s 0 03m 表明粒子将在第3个周期内的前T 3时间内到达A板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在这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 在t 0时刻由静止释放 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 则电场力的作用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A 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做有往复但总体上看不断向前的运动B 0 3s内 电场力的冲量为零 电场力做功不等于零C 3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D 0 4s内电场力的冲量不等于零 电场力做的功却为

16、零 2 规范表达训练 对非题设字母 符号的说明 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 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 谁 的 是关于 哪个过程 的 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 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 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 说明矢量的方向 对于题目所求 所问的答复 说明结论或者结果 例 如图所示 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 下端固定 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物块 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的上端 然后将弹簧压缩 弹簧被压缩了X0时 物块的速度变为零 试分析在物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质量为m 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v0的速度射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若不计粒子的重力 问带电粒子将作什么运动 为什么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选对象 建模型 画草图 想情景 分析状态和过程 找规律 列方程 检验结果行不行 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 例 对于 万有引力定律 一章 可做如下总结 一 什么力提供向心力二 几个圆周运动及其特征 1 随地球自转的物体 2 近地卫星 3 同步卫星 4 一般卫星 三 重力加速度的求法1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离地球表面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