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43338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深度调整_2011汽车市场分析(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行业动态分析 2011年将成汽车行业调整年 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人们都知道 这个市场的年度行情常常呈现出 跷跷板 规律 某时段的市场景气 往往会带来下一时间段的利润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 更为微妙的是 当跷跷板的一段跷得越高 另一端就会被压得越低 反之亦然 跷跷板周期又现 01 2008年 本在疾驰中的中国车市犹如被人踩了一脚急刹车 当年国内汽车销量为938 05万辆 同比增长仅为6 70 增幅较2007年回落了15 14个百分点 彼时 有分析人士指出 2008年的市场行情越低落 2009年的市场行情就会越景气 2009年 跷跷板的另一端高高跷起 当年国内汽车销量达1364 48万辆 同比

2、增长46 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 截至10月 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额分别为1462 38万辆 1467 70万辆 同比增长达34 49 34 76 有业内人士预测 今年我国全年汽车销量将突破1700万辆 同比增长将达21 在2009年汽车业井喷的背景下 2010年的汽车销售依然维持在 小康 水平 2008 2009 2010 但民族证券的分析师曹鹤指出 跷跷板规律已然又在发生作用了 经过2009 2010两年的上涨行情 汽车需求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中国车市目前潜在的年市场增长率在10 左右 未来也很难再出现如同最近两年的上涨行情 加之众多外部因素的变化 中国汽车业在2011年面临的形

3、势将格外严峻 行业将呈现整体的大滑坡 跷跷板周期又现 01 2009年初 为了减小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 我国政府也颁布了包括对1 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辆减征购置税 汽车下乡 以旧换新 节能汽车惠民工程等多项补贴政策 以支持国内汽车业发展 虽然政策的补贴幅度是有限的 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导所发挥杠杆作用却是巨大的 上述优惠政策无疑为09及10年车市的景气立下了汗马功劳 02 众多托市政策将淡出 但任何刺激性的措施有其时间限制 按照既有的政策规定 2011年 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会被取消 汽车下乡 以旧换新政策的力度会大大削弱 而节能汽车惠民工程的门槛会逐步提高 02 众多托市政策将淡出

4、诸项托市政策的淡出 无疑为尚未到来的2011年汽车市场先刮去了一阵寒风 更为寒冷的消息是 11月的国内汽车销售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而业内人士预测12月的汽车销量还会再上一个小台阶 不难看出 各种优惠政策将于明年取消或大幅度缩水的预期推动了这次年末的销售热潮 而此次浪潮的背后其实是众多消费者提前预支了其明年的消费计划 这对于本已瑟瑟发抖的2011车市无疑是又一重的打击 02 众多托市政策将淡出 03 直接限制或成拥堵治理主旋律 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 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 首都北京堵车 日前让人瞠目的京藏高速大堵车已经在讲述 汽车产业的扩张本能与道路设施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堵车经济 作为一

5、个新概念也在悄然升温 据悉 北京每年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已高达146亿元 03 直接限制或成拥堵治理主旋律 曹鹤指出 消化近两年迅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 需要3 4年的时间 而在一些市场化的措施解决不了交通问题时 直接限制便会成为2011年城市交通治理的 主旋律 日前 北京市政府官员也曾表示 对于限行限量 肯定会有措施 虽然官方尚未披露具体的管制措施 但由于目前采用的各种手段都没有明显改善北京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 限制上牌量也许将成为备选手段之一 03 直接限制或成拥堵治理主旋律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 但世界经济秩序的大调整序幕已经拉开 美国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带来国际原油等

6、大宗商品等价格的上升 而国际原油价格的 虚涨 会反映到中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上 根据民族证券的研究报告 2011年 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会再度推进 但成品油价格会比今年至少高出15 这会对2011年国内汽车市场形成压制 而2011年汽车行业的原材料也面临着上涨的压力 虽然受到紧缩政策 结构调整的影响 对于钢材等原材料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但受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 原材料的价格终会呈现上涨的趋势且综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对于原材料需求减弱的程度是有限的 因而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终会影响到国内汽车企业 明年国内汽车销售将承受利好政策退出 市场需求回落 原材料及石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压力 国内汽车今年

7、的盲目扩展将带来明年更激烈的价格战 明年汽车销售量增长额仅能达到5 左右 行业利润总额将下降约30 而国产汽车价格将下降2 4 曹鹤称 虽然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内结构的优化 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作为车企个体 无一不希望自己是兼并重组的主动方而非待宰的羔羊 毕竟被兼并意味着独立的话语权丧失 甚至自己艰难创下的品牌从此消失 此外 由于汽车工业与地方GDP和税收紧密相连 各地方政府也不愿意自己的企业被外部的企业兼并重组 希望成为重组主动方的车企与地方政府达成了某种默契 借着2009 2010汽车市场井喷行情的东风 凭借各地方政府财力及政策的支持 各车企纷纷制订一轮又一轮的产能扩张计划 一场

8、全国范围内的扩产运动轰轰烈烈的被拉开了 虽然发改委在中途一再拉响产能过剩的警报 但各车企动辄斥资数十亿的产能扩张势头有增无减 于是 一直在推的兼并重组却越组越多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 2011年的行业不景气将是推行汽车业兼并重组的好时机 因为在行业利润向好的时候 车企个体更倾向于谋求自身的独立发展 而当寒冬到来时 车企就更愿意 抱团取暖 而利润的下滑有助于各车企在兼并重组的谈判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让重组得以更顺畅的进行 日前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曾明确指出 要推动汽车 钢铁 水泥 机械制造 电解铝 稀土等重点行业的 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 跨地区兼并重组 而本应于今年出台的 汽车行

9、业重组指导意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年规划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修订 等政策至今尚无音信 有分析人士指出 新一轮指导政策迟迟不推出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今年汽车行业的运行趋势良好 监管层倾向于将一些重大政策再观察 酝酿一段时间 这些政策极有可能在明年期间推出 但国家对于汽车业重组政策的推出越是审慎 对其重组的力度将越大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 虽然产能是否过剩本应由市场做出判断 但由于近年来地方政府直接影响汽车工业 生产导致的产能过剩积或将成为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汽车行业在2011年及此后几年的大规模重组不可避免 市场集中度将大大提高 1 3的汽车整车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或被收购或破产 这幅

10、并购重组的路线图将如何绘制 谁将成为最后的龙头 谁又将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购置税政策的优惠对象主要指向了1 6L及以下乘用车 微车等交叉乘用车则借助汽车下乡赚了个盆满钵满 根据中原证券的研究数据 相较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销售水平 上述两类车型的销售增速分别达到了135 59 及153 09 在众多车型的销售增速排行榜中分列第三位及第二位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中原证券的分析师徐敏锋指出 由于1 6L以上轿车 大中客 SUV等车型几乎没有受益这一轮政策的刺激 明年反而可以获得尚可的销量增长 但1 6L及以下轿车和微车销量将会下跌 政策后遗症 细分

11、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毋庸置疑 无论是1 6L及以下乘用车还是微车 都将迎来更为寒冷的2011年 但两者相较 毕竟1 6L以下乘用车的其产品利润率也较为可观 其消费群体业已相对稳定 虽然被撤掉了 小灶 但凭借着这两年积累下的利润 还可以勉强撑过寒冷的冬天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但微车行业的问题已经不能通过节衣缩食而解决了 微车一直是行业内利润最为微薄的车型 有业内人士指出 微车生产企业的净利润不足7 2009年之前 我国微车市场主要由长安 上汽通用 五菱 昌河 哈飞等6分割 但2009年后 受到市场行情井喷的诱惑 奇瑞 海马等轿车公司纷纷踏入了微车市场 截至目前 微车生产厂家已达17家

12、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且无论是后来者还是先到者 都在竞相扩张自己的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 至2012年 我国微车总产能将达500万辆 而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仅为200万辆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微车行业在未来的两年内面临的一场满是血腥味的战争也许已经在所难免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在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中被划入第一军团的一汽 东风 上汽 长安 虽然在过去两年中各有作为 但在即将到来的重组高峰年 却因各自情况所限 难有大动作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一汽集团 历史问题颇多的一汽夏利已经成为了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绊脚石 由于其内部整合始终尚未完成 一汽

13、集团很难在2011年继续开疆拓土 先收缩 后扩张 可能是一汽集团今后采用的战略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在过去两年我国汽车市场井喷的背景下 日本车企由于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 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欧美甚至韩国车企 而东风则由于在与日产的合作中一贯的缺少话语权 在此过程中始终处于看同行吃肉 自己喝汤的尴尬局面 面对2011的行情激变 本已保守的日资企业应该不愿意在此时有什么大动作 而东风也只能在并购浪潮中继续坚守其本职工作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而已坐稳国内汽车业龙头位置的上汽集团 由于国内业务已经进入了规模效应的收获阶段 其目光早已瞟向了国外市场 从最早对双龙的绝对控股 到与通

14、用在印度颇为稳妥的五五分成 再到日前持有通用1 的股权 上汽正在学习如何在海外市场扮演不同的角色 对于上汽集团 与通用联手共同开发亚洲市场 也着实比去搅国内车企并购的浑水更具吸引力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将哈飞与昌河收归麾下后 长安汽车终于完成了从第二军团到第一军团的跳跃 日前 长安汽车宣布 公司将斥资43 27亿元在北京房山区建设乘用车项目 备受关注的长安汽车新能源车生产也在项目建设范围内 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 完成了战略性收购和产能部署 公司在2011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曹鹤表示 虽然 四大天王 难有大手笔 但丝毫不能削减去2011年并购战的光芒 如潍柴动力并购亚星客车

15、江淮汽车收购吉利 三菱在福田汽车的后续动作 生死未卜的华晨集团等都格外抢眼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无论2011年的车市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家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 汽车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到达了临界点 无论是交通抑或环境都已经不堪重负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在汽车业膨胀与环境的这对矛盾前 一味依靠道德力量呼唤人们减少对汽车的使用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倚重行政手段限行限量不仅会触及公权力扩张的敏感话题 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毕竟 汽车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当历史又一次把汽车业推到了转折点上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业新的发展方向已是不争的事实

16、 而对于我国来说 汽车业的这个转折点的意义格外重大 因为我国不仅可以借此实现交通能源转型 向节能环保型社会迈出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汽车业起步较晚等原因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中 我国虽然是汽车生产大国 消费大国 但却并非汽车强国 各外资合作伙伴欢愉地切走了我国汽车业发展中的大块蛋糕 只为国内车企留下了微薄的利润空间和若干已不再核心的技术 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的产业革新 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洗牌 我国的汽车厂商终于可以和从前的领跑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新能源汽车研发 三纵三横布局已形成 三纵 就是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 三横 则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研发 三纵三横布局已形成 在 三纵三横 的研发格局中 参与的车企与科研机构也有不同的分工与侧重 清华大学侧重氢燃料电池大巴 北京理工大学侧重纯电动大巴 同济大学侧重燃料电池轿车 一汽 东风 长安 奇瑞等企业主攻混合动力轿车 上汽主攻氢燃料电池轿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天津清源主攻纯电动轿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