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32851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2.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A.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 B.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2、。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墨子“兼爱”思想4.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A.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 B.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C.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 D.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6.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

3、映出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7.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8.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9.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

4、“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0.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A.追求神韵与意趣 B.与诗、书相融C.与书法同生共发展 D.体现文学之美11.“在上古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

5、欧洲。”主要是因为A.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 B.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C.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 D.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12.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3.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己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在以总结经验、搜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影响尚不明显,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这说明A.儒家思想导致古代

6、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B.儒家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C.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D.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扼杀了创新动机14.“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朝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

7、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16.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这番话说明火药传入欧洲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欧洲政治的发展C.导致欧洲骑士阶层逐步衰落 D.引起了欧洲的社会动荡17.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提出过一个问题:“是谁使他们自己的时代和一个可尊敬的古代调和起来,并使后者在前者的文化当中成为一个主要成分呢?”材料中的“谁”,最有可能指A.德意志人 B.俄罗斯人 C.意大利人 D.

8、英国人18.著名学者姚国华先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指出,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都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他们相信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在起支配作用。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共性”,17、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比较普遍地认为A.只有靠科学实验来证明 B.只能用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C.只有靠逻辑思维去推理 D.尊重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19.历史学家西斯.马丁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中“超越”主要表现在A.摧毁蒙昧和宗教势力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C.为近代

9、资本主义制度提出设想 D.追求现世的成功20.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每一个人。对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导致新的教派出现 B.使宗教摆脱了神的影响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21.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己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三十年战争2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

10、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3.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24.孟德斯鸠认为,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

11、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该言论表明孟德斯鸠A.主张人民接受现有政治地位 B.反对给予人民选举权C.认为人民无力行使司法权 D.主张民选代表行使立法权25.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评卷人得分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12分)材料一

12、“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

13、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材料一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

14、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材料三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