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23272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奖罚制度)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福建和江西七省一市质监部门的合作,提高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量,推动建立区域统一的质量法制环境,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的规定,制定本基准制度。第二条 本基准制度主要对质监部门执行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罚款幅度进行细分和量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第三条 七省一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参考适用本基准制度确定罚款幅度。第四条 当事人既有本基准制度规定的情节,又有法律法规

2、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形的,应当按照过罚相当的原则,综合考量决定适当的行政处罚幅度。第五条 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可以参考本基准制度对具体行政处罚行为进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复议决定。第六条 结合华东地区质监法制协作网制度,建立七省一市质监部门规范行政处罚权工作协作交流机制,定期通报各地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情况,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制修订情况,及时对本基准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第二章 产品质量法裁量基准第七条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

3、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裁量细则:(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货值金额等值罚款:1、初次违法生产,且产品未售出的;2、初次违法生产,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二倍以下罚款:1、不合格项目检测数据与标准指标差距在百分之十以下;2、主动追回已售出产品的。(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1、不合格项目检测数据与标准指标差距在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2、产品全部或大部销售,且

4、拒不追回或无法追回的。第八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裁量细则:(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的罚款:1、初次违法生产,且产品未售出的;2、初次违法生产,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货值百分之五十以上一点五倍以下的罚款:1、主动追回已售出产品的;2、掺杂、掺假的杂质系无

5、毒无害物质,且对产品使用性能影响不大的;3、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相近高等级和档次的产品,经检验系合格产品的;4、对用户要求赔偿能及时赔偿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货值金额一点五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1、产品全部或大部销售,且拒不追回或无法追回的;2、掺杂、掺假的杂质有毒有害或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3、以此产品冒充彼产品,或以普通产品冒充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品牌产品的;4、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相距等级较大的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虽冒充相近等级的高等级产品但不能满足特定需求的。5、造成工农业生产减产减收的。第九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一条裁量细则法律依

6、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一条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裁量细则:(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1、初次违法生产,且产品未售出的;2、未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的。(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1、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的;2、产品全部或大部销售,且拒不追回或无法追回的;3、属于高耗能的。第十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裁量细则

7、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裁量细则:(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1、产品尚未售出的;2、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无毒无害的。(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1、产品已经销售,且拒不追回或无法追回的;2、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有毒有害的;3、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造成实际损害的。第十一条 产品质量法五十三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

8、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裁量细则:(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1、初次违法生产,产品未售出的;2、厂名、厂址标注真实仅伪造产地,且该产地不属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3、冒用非知名品牌企业的厂名、厂址的;4、伪造、冒用或超范围使用非强制性质量标志的。(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1、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所列违

9、法行为的;2、所伪造的产地属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3、冒用知名品牌企业的厂名、厂址的;4、冒用强制性质量标志或国际性知名质量标志的。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 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裁量细则:(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不予处罚:、未在显著位置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标注不清晰的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标注了生

10、产日期但未标注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且该产品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较长的。(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使用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没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的;、未标注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且该产品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较短的。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 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裁量细则:(一)不配合查处或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给予警告并责

11、令改正;(二)拒不改正,干扰、阻碍检查导致依法检查难以进行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第十四条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裁量细则:(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1、伪造

12、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报告或证明两次以下,不涉及安全检测项目,并能主动追回检验报告或证明,未给有关单位造成损失的;2、已在省级以上报刊登报申明消除影响的。(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处七万元以上九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二万元以上四万元以下罚款:1、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报告或证明三次以上;2、涉及安全检测项目;3、给有关单位造成损失或影响的。(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处九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1、给有关单位造成较大损失或较大影响的;2、违法出具不涉及安全检测项目不同批次的检验报告或证明五次以上的;3、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

13、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报告或证明两次以上的。4、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接受贿赂,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报告或证明的。第十五条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一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一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裁量细则:(一)积极配合检查并提供相关资料,主动交出运输、保管、仓储的产品的,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

14、违法收入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1、为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至第五十四条所规定的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2、为冒充同类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违法收入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1、为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所规定的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2、为以此产品冒充彼产品,或以普通产品冒充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名优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3、造成一定影响和危害后果的。第十六条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三条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三条 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裁量细则:(一)主动将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恢复原状的,处货值金额等值的罚款;(二)拒不或不能将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恢复原状的,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三)拒不或不能将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恢复原状,物品转移、变卖或使用后造成进一步危害后果的,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第十七条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裁量细则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