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232295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北回归线从西向东经过我国的省区是 A 广西 B 广西 C D 广西 2 我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居前三位的分别是 A 壮族 维吾尔族 回族 B 壮族 满族 回族 C 维吾尔族 壮族 苗族 D 满族 回族 壮族 3 下列各组国家中 均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B 朝鲜 乌兹别克斯坦 巴基斯坦 C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D 印度 缅甸 泰国 4 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东北多 东南少 B 我国土地面积大 故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C 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较小 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D 实行

2、计划生育政策后 我国自然增长率明显减少 人口增长已接近零增长 5 下列各组山脉的走向相同的是 A 横断山脉和武夷山脉 B 阿尔泰山脉和祁连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和大兴安岭 D 冈底斯山脉和太行山脉 6 省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 A 热带 湿润地区 B 热带 半湿润地区 C 亚热带 湿润地区 D 亚热带 干旱地区 7 有关我国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 我国的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 C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小 夏季南北温差大 D 我国一月 0 等温线大致沿淮河 岭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8 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 不正确

3、 的是 A 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大部分河流向东注入太平洋 C 澜沧江流出国界后称湄公河 注入印度河 D 雅鲁藏布江流出国界后称布拉玛普特拉河 注入孟加拉湾 9 有关我国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 2 B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3 C 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6 D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5 10 我国可利用土地中 比重最大的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城市建筑

4、用地 11 有关可再生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可再生资源能在较短时间更新 再生 故人类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 B 对于可再生资源 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 C 石油 海盐 森林 草原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对于可再生资源 我们应利用合理 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使其永续利用 12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从自然资源总量来说 我国是世界上的 资源大国 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 我国是世界上的 人 均资源小国 B 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 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C 我国自然资源虽总量大 但种类却较少 D 我国人均资源量仅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点儿 13 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

5、用土地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家在山区 这里地形崎岖 不宜耕作 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B 我家在草原 这里土壤肥沃 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我的家乡在东北平原上 这里地势平坦 热量条件好 农作物种类多 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D 我家在新疆 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 瓜果特别甜 14 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A 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 深层地下水 C 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 海洋水 15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 米市 是 A B C D 16 下列各组铁路线 既穿越黄河 又穿越长江的是 A 陇海线 兰新线 包兰线 B 京哈线 京包线 京九线 C 京沪线 京广线 焦柳线 D 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

6、17 下列货物的输出 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 两箱急救药品从到选择铁路运输 B 一万吨大米从运往选择空运 C 十万吨煤炭从到选择海运 D 五万吨钢材从运往选择公路运输 18 下列商品粮基地中 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是 A 江淮地区 B 太湖平原 C 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19 有关辽中南工业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工业区有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大大促进了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交往 B 本区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C 本区交通尚不够发达 是制约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D 本地区人口多 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适宜发展轻工业 20 下列各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属于沿海开放区的是 A

7、 B C D 二 双项选择题 21 下列各组少数民族中 在省的人口数较集中的有 A 藏族 蒙古族 B 哈尼族 傣族 C 白族 彝族 D 满族 维吾尔族 22 有关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 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 米以下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C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种类俱全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D 我国山区面积广 山区的水热条件好 适宜发展种植业 23 有关季风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 B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是

8、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 受季风影响时 降水就丰富 故我国夏季普遍多雨 D 夏季风来自海洋 它是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下列各组省区中 既有亚热带季风气候 又有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 B C 新疆 D 25 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我国每年仍约增长1 200 万人 B 我国北方人口密度大于南方人口密度 C 我国目前农村人口比重仍大于城镇人口 D 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由于国土面积广 故我国人口密度较小 26 有关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游段 B 三峡工程位于省境 C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大的

9、水利枢纽工程 D 三峡工程建成后 我国的水旱灾害将基本消失 27 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 农田以水田为主 B 我国北方气候较干燥 畜牧业发达 C 我国东部靠海 降水量大 森林覆盖率最高 D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使农作物品种不同 进而影响了南北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28 下列加速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有 A 退耕还牧 退牧还草 增加绿地面积 B 滥砍树林 滥垦草原 破坏地表植被 C 草原发展种植业 滥挖发菜 D 气候干旱 蒸发量增大 降水量减少 29 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B 中部地区要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

10、基地 C 大中城市郊区要建立乳肉 家禽基地 D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建立热带 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基地 30 有关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该基地周围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 该基地周围有丰富的煤 铁 石油资源 C 该基地以 为中心 D 该基地交通条件优越 有海港 有京沪 沪杭铁路 还有长江发达的水运条件 二 非选择题 31 读 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 完成下列容 1 图中各省区的名称分别为 2 省区的西部为 山脉 东部为 高原 省区靠近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它们 是 省区有我国两个位于长江干流上的水利工程 它们是 省区有我国两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它们是 32 读 中国政区图 完成下列容 1 填出图

1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 A B C D 海 海峡 E F G H 高原 盆地 I J K L 2 新 疆 是 我 国 陆 上 邻 国 最 多 的 国 家 写 出 新 疆 的8个 陆 上 邻 国 33 读我国 西气东输 主干管道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写出该管道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2 写出该管道经过的形区的名称 3 从西向东该管道经过的干湿区 温度带为 34 读 我国部分地区铁路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2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重要交通城市的名称 A B C D E F 35 读 我国东部部分地区略图 完成下列容 1 图 中 的 山 脉 是 山

12、 脉 它 是 我 国 一 些 重 要 的 地 理 事 物 的 界 线 主 要 有 2 A省的 资源丰富 该资源主要通过 运输到全国各地或沿海港口 该省的突出环 境问题是 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是 3 图中 和 是 工程 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 调到我国 缺水严重的 地区 是 线工程 它可利用现有的 进行调水 工 程量较小 36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 四城市各月降水柱状图和各月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数码号代表的城市是 2 四个城市由南向北的排列顺序是 3 若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即进入雨季 四城市处于雨季的月份分别是 月 月 月 月 这 说 明 我 国 东 部 雨 季 长 短 的 变

13、化 规 律 是 4 将图甲的数码与图乙的字母一一对应 组成正确的各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5 从图中看出四城市7 月乎均气温均大于 1 月平均气温高低相差约 这说 明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夏季南北气温 大部分地区 冬季越往北 气温 南北气温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Z B 3 A 4 C 5 B 6 C 7 D 8 C 9 B 10 C 11 D 12 A 13 D 14 C 15 A 16 C 17 C 18 A 19 B 20 D 二 双项选择题 21 BC 22 BC 23 AB 24 BD 25 AC 26 BC 27 AD 28 BC 29 BC 30 AD

14、二 非选择题 31 1 2 横断云贵 澳门洲坝 三峡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32 1 A 朝鲜 B 越南 C 菲律宾 D 印度尼西亚 E 黄海 F 海峡 G 琼 州海峡 H 渤海 I 塔里木盆地 J 高原 K 云贵高原 L 盆地 2 蒙古 俄罗斯 哈萨克 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33 1 新疆 2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34 1 陇 海 线 京 沪 线 京 哈 线 京 广 线 京 包 线 包 兰 线 2 A B C D E F 35 1 太行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省和省的界线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线 2 煤炭铁路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3 南水北调 长江华北 西北东京杭大运河 36 1 2 3 7 8 月 7 8 月 3 8 月 4 9 月南 方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4 A B C D 5 20 35 相差不大普遍高温越低相差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