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229861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物流及其博弈分析 【摘要】本文在对再生物流、废物物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静脉物流的概念,把物流分为动脉物流和静脉物流,更为形象的表达了物流的功能作用;同时针对静脉物流的特点,研究了外部环境制度对静脉物流的主要影响,建立了制度安排下的静脉物流博弈的一般模型,让物流由原来的定性的纯粹理论转向数理模型方面发展,促进了物流分析方法的转变,实现了博弈论在静脉物流中的应用研究,也为物流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关键词】物流 静脉物流 博弈 纳什均衡 Vein Logistics and its Game AnalysisDong Li(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2、 of Zhengzhou Engineering Institute , Zhengzhou 450052 ,China)Abstract: Analysis On the reverse logistics and the wastes logistics, this paper offers the concept of the vein logistics, and it builds a general game model of vein logistics on institution, realize game theory application in the vein lo

3、gistics, at the same time, open up a new study direction for the vein logistics.Keywords:logistics; vein logistics; game; Nash equilibrium1引言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来自自然界,无论是食品、服装、建材和金属等,都是由自然界取得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而成的。在人类社会中,从生产经过流通直至消费,是物流流向的主渠道,也称动脉物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大量由于变质、损坏、使用寿命终结等而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形成合格产品而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这些都

4、形成了静脉物流的源头,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往往重视动脉物流而轻视静脉物流,这就造成了理论研究上的物流循环的阻塞现象,不能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这一目标。物流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2 静脉物流(vein logistics)通过图1我们了解到,物流系统是由动脉物流和静脉物流组成。而静脉物流的定义可描述为:未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对从废、弃物来源地到其加工、处理场所进行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包括社会效益)回收、分拣、净化、提纯、及焚烧、掩埋等加工处理,以及对相关信息进行研究、组织、协调、执行与控制的活动过程。这包含两层意思:价值利用的角度。将静脉物流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及在这过程中对相关

5、信息的处理活动。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质重新进入物流循环的生产流通领域。如,废纸被加工成纸浆,又成为造纸原料;报废汽车经过肢解、分拣加工后,大部分可直接成为汽车配件,剩下的部分中相当比例可用于炼钢;废水经净化后又被循环使用等。安全性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将静脉物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焚烧或运往指定地点掩埋。对有放射性或有毒物质采取特殊处理等。前者是再生过程,可称为再生物流;后者是废物处理过程可称为废物物流。二者形成静脉物流。如图2所示:3 静脉物流中的博弈分析在进行博弈分析之前先介绍一下纳什均衡、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等概念。纳什均衡是指当给定其他选择策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把所

6、有局中人选择的策略组合起来就构成纳什均衡;在纳什均衡的局中人不会单方面改变行为策略。帕累托标准是指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A、B为两种任意状态)。帕累托改进是指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如果改变既定的资源配置状况而没有降低任何一个人的满足程度,则这种按帕累托标准衡量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情况,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时的资源配置状态;又称经济效率。静脉物流中的博弈是很明显的。下面就按照博弈论的思想对其进行分析。为了使问题分析清晰简明,我们采用的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同时我们作如下假设

7、(其中假设条件是博弈的最基本三要素): 两个局中人(player):静脉物流的产生方公司A;静脉物流的处理方公司B。 策略集合(strategy set)-对待这一事件的行为:选择(积极)或不选择(消极)。 支付函数(payoff function)是由表中数值或函数表达式表示,也称收益函数。 静脉物流由第三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进行处理。 对环境的有利度是衡量企业环保行为的一项指标。它可以描述为:企业(公众)积极从事静脉物流环保活动给社会增加的财富。越大表示对社会的发展越有利。其取值区间是0,。 不选择(消极)时它对环境的有利度设为0,选择(积极)时它对环境的有利度为各收益值的绝对值;对环

8、境的有利度为二者之和。我们分再生物流与废物物流来讨论,这里的再生物流与废物物流是按照现有的一般技术经济水平为标准来划分的,但二者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线。3.1 再生物流(reverse logistics )博弈模型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我们还另增三个假设条件。 不考虑制度安排(政府管制)的影响。 不考虑企业行为对其除直接利益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个体理性:企业的行为出发点以最少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收益。静脉物流的产生方和其处理方之间就静脉物流的处理这个问题,就类似“囚徒困境” 博弈。如表一所示,在(积极,积极)的情况下,A获得的收益为-5个单位;这是因为它制造了静脉物流的处理代价,应在他原有的因其他活

9、动而产生静脉物流的收益中进行扣除。B获得的收益为10个单位,因为从事再生物流是有利可图的,这也可看作是对它积极投身于该事业的支持。当A选择积极,B选择消极,即(积极,消极)时:则A获利为-5个单位,同样是一种代价或者是一种责罚或是一种补偿;而B获利为0个单位,因为B没有进行这种获利行为(经营活动)。当A选消极,B选积极(消极,积极)时:A获利为0个单位,因为它回避了这项补偿活动,也就没有了代价的直接付出;B因为少了A的合作,将减少收益,但仍然有收益,它获利为5个单位,也算作一种鼓励。当A、B都选消极(消极,消极)时:收益均为0个单位。因为A没有选择进行这种补偿行为,B没有进行这种获利经营行为。

10、再生物流博弈模型如下:由表1可知,这里存在的纳什均衡不是(积极,积极)而是(消极,积极)。及在社会制度约束较弱的条件下,再生物流的处理方B总会采取积极的方式;因为它有利可图,而再生物流的产生方A总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应付,因为这可以使它付出的代价最小。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前状况下,大量企业的环境、社会意识淡薄,放弃静脉物流处理;而只有再生物流的处理方仍积极从事该项事业,同时积极呼吁静脉物流的产生方重视它,这一现象了。该博弈也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或者说成部分群体理性与社会总体理性的矛盾。这一点我们通过环境有利度来评价。当选择(消极,积极)时,纳什均衡点的环境有利度为5;而选择(积极,积

11、极)的环境有利度为15。当部分群体理性选择(积极,积极)时,从社会理性的角度可谓帕累托最优,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在缺少社会制度约束的前提下是达不到的;即使二者在先前有协议(积极对待静脉物流问题),这个协议却无法实现,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所以需要一种制度约束,当它构成纳什均衡时,就能够发生效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如再生物流模型。3.2再生物流模型在模型的假设中增加制度安排的影响,如政府管制等。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制度安排下的再生物流博弈模型。如下表所示:现在看来在制度安排的条件下的再生物流博弈,即如果A、B消极对待再生物流,则对其责罚10个单位。(包括企业形象、公众态度、行业歧视和法律处罚等,正式及非

12、正式制度安排。)此时的纳什均衡是(积极,积极),表明在制度安排的前提下,部分群体理性与总体社会理性的冲突是可以解决的。而环境有利度为15,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可以看到(积极-5,消极-10)到(积极-5,积极10)是帕累托改进,(积极,积极)的环境有利度最大。而当帕累托改进为纳什均衡时,这种制度安排就发生效力,就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项制度安排是合理的,长远的净收益大于0.3.3废物物流(wastes logistics)的博弈模型上面分析了再生物流的博弈情况,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废物物流的博弈模型。为了分析简便明了,我们还增加了几个假设(与再生物流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相同)。 不

13、考虑制度安排(政府管制)的影响。 不考虑企业行为对其除直接利益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个体理性:企业的行为出发点以最少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收益由于废物物流多数是垃圾。而相当部分是有毒、有害的物质。所以,当A或B选择积极有:A对其产生的废物物流处理将付出高额代价(处理成本),用收益表现为负值;而B在对其处理过程中是入不付出,收益也为负值。当A或B选择消极时:对它们自己可谓是一种解脱。而此时的纳什均衡正是(消极,消极)。由此可以看出,再没有强制力的制度安排条件下,是没有人愿意从事废物物流的处理工作的。要改变这一群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冲突,必须加强制度的约束作用,来改变原有的纳什均衡,同时创造一个新的有利于

14、社会的纳什均衡。如废物物流博弈模型。3.4废物物流博弈模型基于制度安排下的废物物流博弈模型:此时的纳什均衡(积极,积极)达到了帕累托最优。说明该制度安排是可以让人接受,并积极执行的,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里的制度安排是广义的约束条件,是企业为达到利益最大化不得不遵循的。但不难看出,企业A对自己的废弃物物流有一种逃避性。也就是企业A会千方百计的抓住现行制度、法律的薄弱环节,让其成为自己的突破点,减少自己的社会责任,达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如执法的边缘区落后地区,可以成为它们的垃圾场;执法不严,它们可以任意排放。现行制度的最好方法是加大它们逃避责任的成本比如对高污染行业征收高额税收,而后把部分税

15、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付给该废弃物物流处理的公司B,提高企业B的积极性,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其逃避行为进行责罚。加强AB公司的合作性,提高废弃物的处理率,增加社会整体财富。但现实中,小型企业的排污率相当高。(排污率=处理单位产品的污染成本/单位产品的价值), 他们通常无力支付处理污染的高额费用,摆出了“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架势。法院的判决就成了一纸空文。但这些厂矿依旧生存了下去。因为他们根本不重视信誉、法律效力,其经营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即讲信誉不会给他们带来远期的利益。而可变卖的价值也很低。如果动用大量警力强制执行也可以让其强行关闭。但通常会导致下层工人的联合抵制,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而经营者都饱餐私囊,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又改头换面堂而皇之了。最惨的是下层失业工人的无人问津。所以此时的法律的威慑力就非常有限。同时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界线并不是很明显,当对其有界线不明显性的灰色区域,多数企业是避而远之。因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只有认为有利可图的事它们才会积极的去做。所以有相当部分的可回收物资过渡到了废弃物物资。也就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