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29600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1阅读下面材料: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时间先秦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核心内容“仁”“礼”“仁政”“民贵君轻”等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存天理、灭人欲等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下面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伦理亲情化神学化哲理化的发展趋势B.统治地位曾经受到冲击,但经过改造后得到巩固C.在明末清初时注入新活力D.自先秦起就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2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这反映当时的学者们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重视规则和秩序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强调变革和法律3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C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天文观测只能是政府行为4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D提倡儒学

3、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5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天下观 B.促进了古代中国科技的转型C.推动了儒家文化向外传播 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6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 B

4、.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重视社会实际,倡导经世致用 D.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统一7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数学天文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257789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达8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社会进

5、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9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0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正确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客观反映历史的真实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6、 D兼采宋词的婉约风格11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 B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C具有反映现实的写实风格 D呈现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12古希腊人崇拜的神,与人有着一样的七情六欲,与人有着一样的形体。神只是因为形体长得比人更完美而受到人的崇拜。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崇尚自然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反对神灵崇拜13美国学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人性与神性中,对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思想中

7、的宗教取向做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该观点主要A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诚的时代B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C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D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14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

8、現了A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D新教伦理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15“(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A文艺复兴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B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进步C宗教改革抨击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 D启蒙运动反对封建势力的精神与世俗压迫16法国思想家卢梭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

9、议员一经选出,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主张A人民主权不可分割 B推翻英国的君主制 C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 D订立契约保证人民自由17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资产阶级革命有启蒙作用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18牛顿力学使人们相信,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只是一个遵循某种法则运转的巨

10、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这使人们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寻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这说明A牛顿力学摧毁了宗教神学的信仰观念 B牛顿力学计算出自然宇宙的运行法则C牛顿力学推演出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D牛顿力学提供了认识社会的科学精神19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下哪个作品类似A战争与和平 B巴黎圣母院 C人

11、间喜剧 D日出印象20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C“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D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网络的这一功能被称为“人工智能”AA BB CC DD21近现代西方

12、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这表明当时A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B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C科技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视野 D西方浪漫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22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写道:“1920年还只有少数专家知道洛杉矶近郊有一个叫好莱坞的小镇,而现在这个小镇已成为一个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这反映了电影艺术A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B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C丰富了美国民众生活 D如实反映社会现实23据记载,1907年到1909年间,学堂由137所增至254所,

13、学生由8693人增至16649人,尤其实用人才逐渐增多。直至1909年,全国共有2651名工商业毕业生,其中多数对口供职。这一现象说明清末A科举制度遭到巨大冲击 B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C实业教育思潮开始兴起 D儒家经典退出教育体系2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25印度学者奇林福康曾说:“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他对马列主义)给予了新的强调并拓展了这份遗产。”“拓展了这份遗产”是指A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 D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