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2958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A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B稳定了土地私有制度C建立了严格宗法体系 D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2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景王死后,姬猛继位。其庶长子姬朝杀害姬猛,自立为王,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匄为王。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走向衰落 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C诸侯霸权交替频繁 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3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A牛

2、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C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D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4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沿驰道北上,越子午岭(今陕西延安)进入甘肃,在甘肃境内转为西南行,最终到达本次巡视的目的地(某郡)。这个郡最有可能是A陇西郡B渔阳郡C南海郡D会稽郡5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反映农民注重农时的是A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B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6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了

3、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C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7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反映了各地经济平衡发展 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8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消除了国家

4、与世族的矛盾9魏晋以来佛寺常依靠特权,侵夺民田、建立庄园,其佃农被称之为“佛图户”。北朝周武帝曾开展灭佛运动,释放的“佛图户”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佛图户”的减少A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D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10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A秦代的“道”B西汉的“州”C元代的“行省”D明代的“厂卫”11唐代的茶匙造型规整,银质柄鎏金花纹凸起,使平直的匙柄富有变化,造型纤细流畅,有轻盈精巧之灵气。这反映出唐代A.民营手工业较发

5、达 B.饮茶风尚开始出现C.崇尚精巧细致之美 D.奢靡之风普遍盛行12宋朝在房产交易方面建立了许多完备的制度,其中的“求田问舍”制度规定:当有房厂而要出售时,业主必须先征询族人、邻人们的意见,上述人群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制度在此后历代沿用。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严格限制房产交易B坊市制度推动市场繁荣C经济交易渗透儒家伦理D不抑兼并激化社会矛盾13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见下表。 由此可知北宋人物 官职 事迹 郭进 登州刺史、卫州刺史 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 刘福 卫州刺史、雄州刺史 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 高化 知事诸州(具体不详) 虽起身行伍,

6、然颇知民事 孟元 沧州知州 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刘谦 邠州知州 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马怀德 雄州知州 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马知节 知益州兼转运使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14宋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锁院制度”:大臣被任命为知贡举官后,需要立即入住贡院,与外界隔绝直至考试结束。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当时锁院制度的完善A杜绝了科举作弊的现象B增加了平民入仕的通道C减少了国家养官的开支D维护了选官的公平公正15.北宋主户口的构成图,反映了当时主户户等 阶级成分 占地情况 占全

7、国总户数的比例 备注 一 大地主 300亩以上 10% 北宋的官户、形势户加上主户中的一二等上户,总共不超过10%。 二 中地主 100300亩 40% 三 小地主 不满100亩 四 自耕农 数10亩 50% 五 半自耕农 占少数土地但不能自给 A土地兼并的现象极其严重B租佃经营方式比较盛行C自耕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16.宋代史家重视写当代史,重视总结历史,特别是总结唐朝和五代史,寄寓着对时事、对现实的看法,在评论历史中提出变革主张。这表明宋代A士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B理学统一了士大夫的思想C政治制度深受前朝的影响D改革体制成为士人的共识17.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任

8、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官职。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张养浩A主持宣政院的工作B受枢密院直接领导C成为三省长官之首D可以复按人命重案18.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19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

9、B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体现了程朱理学走向极端D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20.牙行是指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明中后期,出现了“货物交易全凭牙行”的现象,并且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牙行。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A.政府管理规范 B.牙行垄断市场交易C.商品经济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1.“江南地区这样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的种类也各异,有的是当地的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等,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菱湖镇等。”该现象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2.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

10、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特别行政区的设置A.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 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 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 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23.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艺术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A.此时西方科技文化已经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政府大力倡导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明清时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4.故宫的每一座阁楼殿宇之上都配饰有走

11、兽,走兽的数量按照故宫建筑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减少。据此判断,走兽数量最多的应是A乾清宫B太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A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B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C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6(17分)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 (1)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表一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该表。(只填写字母,每种方式填

12、两项,5分)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2)将表二补充完整。(6分)民族融合的方式措施 战争和亲机构互市共治 表一 表二材料 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此时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力图通过对人性的看法,提出一套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施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