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29535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1.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A.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B.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C.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

2、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2.秦朝法律为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由此可知A. 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B. 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C. 文化传统影响制度选择D. 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可知,这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制度的选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

3、材料强调的是秦人的认同;B选项错误,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的说法错误;D选项错误,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A. 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B. 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C.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D. 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吸取了秦轻罪重刑致二世而亡教训,并由于刚经历战乱,人民需休养生息,因此采纳了道家思想,故选择B选项;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实行无为而治,缓解与下层人

4、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项;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之后有可能降低行政效率,故排除C选项;统治者不再采取“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一般官员更难获得晋升机会,故排除D选项。4.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 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 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 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 行政职能分工不明【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尚书省左右丞相掌管着辨明六官的礼仪,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

5、不恰当的问题,这说明唐朝宰相监督监察机构,从而使监察机构更好的发挥作用,A正确;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B项与其无关;据材料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完善,没有体现异变,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御史台对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但左右丞相掌管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恰当的问题,行政职能分工明确,故D错误。5.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

6、说明A. 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B. 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 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D. 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联系所学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

7、6.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A. 简化了司法程序B. 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 彰显了契约精神D. 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7.根据美国选举制度,

8、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者才能当选总统。同时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美国总统这种选举方式A. 严格的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基本理念B. 削弱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C. 规避了联邦制带来的弊端D. 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从“总统由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可以看出,美国总统选举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间接选举产生,充分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实践,故D正确;三权分立体现的是中央权力中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材料并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A;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无法体现削弱了联邦政

9、府的行政权力,排除B;联邦制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由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系所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分析解答。8.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化身”的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手下的大臣必须对议会负责,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这表明当时法国A. 建立起民主共和体制B. 践行孟德斯鸠主张C. 出现议会专制的倾向D. 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手下的大臣必须

10、对议会负责,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等信息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集立法与行政于一身,权力凌驾于政府、国王和司法机构之上,带有浓厚的议会专制倾向,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出现了“国王”,表明不是民主共和体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1875年;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议会专制不符合他的主张;D选项错误,虽然国民议会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化身”,但并不表明民族国家最终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一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

11、,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二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

12、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10.192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全国大会代表中,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望各区会与地方会预商当选之同志,此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A. 注重国共合作中党的独立性问题B. 触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C. 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D.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的领导权【答案】A【解析】【详解】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夕,共产党指出在共产党员加人国民党代表大会后,还要“政治头脑明晰”,参加国民党的工作有“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的任务,可

13、知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要坚持立场和原则A项正确。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每省当选一人”不代表要求革命领导权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改组国民党不是共产党的任务,当时也没有解决领导权,C、D项错误。【点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时期,都要注意到党的建设,中共三大和之后的斗争证明,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还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理论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放弃了对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遭到挫折,是个血的教训。11.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

14、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A. 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B. 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 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D. 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参加者和口号可以看出,这场抗议活动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应该是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故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这应该是两个政权出现之后,临时政府掌权遭到反对,工人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A选项强调的是二月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不符合题意,沙皇政府早在二月革命就已经被推翻;C选项表述错误

15、,材料描述的示威游行本身就是一种和平取得政权的方式,而非暴力。【点睛】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12.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A. 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B. 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C. 借助抗战改善自身国际形象D. 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进行抗战的态度,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属于表象,排除;抗日战争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改变国际形象无关,C选项排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13.下图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漫画作者意在说明A. 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B. 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 美国未能有效缓和其社会危机D. 美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