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422672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是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12题。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答案】1.B 2.A【解析】第1题,死海主要受约旦河补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死海即乙湖夏季水位

2、最低。第2题,图中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下图为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据此完成34题。3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且该岛位于印度洋。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或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草原B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C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4若a和b分别表示35N和40N,岛屿以东不远有一块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岛屿上的河流有结冰现象B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C甲地适宜种植葡萄 D乙地夏季高温多雨【答案】3. C

3、4. D【解析】第3题,若a和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判断图示岛屿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地区,故受东北信风影响,故甲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乙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较少,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植被类型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第4题,若a和b分别表示北纬40和北纬60,则该岛屿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该岛屿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甘蔗种植,故乙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可发展种植业;该岛屿夏季气温20C以上,而该山地不到3000米,故山

4、顶不可能有终年冰川。受盛行西风影响,故甲位于背风坡,风浪较小。图a、图b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和夏半年(5月至10月)耕地播种面积占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56题。5导致图a中I、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光照C水源D土壤6导致图中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市场D劳动力【答案】5.C6.B【解析】第5题,根据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该国为东南亚的柬埔寨,为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II区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比I区大,同时可以看出II区有河流和湖泊为该地提供灌溉水源。该地位于热带,II区与I区比较光

5、照、热量土壤差异不大。第6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由于冬夏半年降水差异较大,所以导致播种面积夏季比重大,冬季比重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市工业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若该变化合理,则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8影响该市阶段三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人口分布 B.城市发展 C.地形分布 D.河流分布【答案】7A 8B【解析】第7题,图中显示阶段三该市对大气有污染的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位于该城市的东北部,如果该规划合理,这些对大气有

6、污染的企业应改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所以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东北风。第8题,对比阶段二和阶段三的交通线路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阶段三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扩大,为了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居民生活和城市秩序的影响,增加了外围环路,铁路从城区迁到城市外围,所以影响该市阶段三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发展。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再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图,回答911题。9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A.土

7、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10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11该地可能位于A.河南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答案】9A 10B 11A【解析】第9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这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第10题,当地降水稀少,由于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第11题,由上述分析可以推知该地既不位于降水丰富的福建和黑龙江,也不

8、位于降水非常少的新疆,而应该位于黄土高原上。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材料三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

9、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吉首市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答案】(1)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主要是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2)图示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候湿热;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 “绑腿”可减

10、轻雨水打湿裤腿等。(3)优势条件:吉首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外省市的经济交流;处于铁路、公路交通的重要位置,交通便利;降水丰富,光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植被等方面分析。从等高线来看,海拔较高,等高线较密集,以山地地形为主,且地形起伏较大。从经纬度来看,位于贵州湖南交界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来看,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

11、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加之岩石中铁铝成分多,氧化后形成酸性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冬季气温高,无结冰期。第(2)题,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因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所以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便于散热;从地形分析,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且多林地,所以“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第(3)题,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和矿产、交通、

12、政策、旅游资源等因素分析。从政策来看,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吉首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具有政策上的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吉首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外省市的经济交流。从交通来看,“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处于铁路、公路交通的重要位置,交通便利。从气候来看,“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降水丰富,光热条件好。从土壤来看,“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

13、游热点”说明旅游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等都为吉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二,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2)据图,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

14、较多的原因。(3)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答案】(1)墙厚:隔热降温 窗小:抵御风沙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距海近;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3)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远离沙漠腹地。【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风沙大。墙厚利于隔热降温,窗小可以抵御风沙,分排有利于空气对流交换。第(2)题,根据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海陆位置、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城市区位选择可以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古城位于丘陵地区,远离沙漠腹地,由于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又利于雨季防洪。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