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22565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大学学校总体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学校总体规划 一 大学概况 1 学校简介 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 学 也是国家 211工程 985 工程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 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 个学院 学科专业涵盖哲学 经济 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医 学 艺术学等11 大学科门类 拥有25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 4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2 个专业学位授权 建有国 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个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 个 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25 个 2 获奖情况 近十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16 余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 项 国家科技

2、进步二等奖14 项 国家专利金奖1 项 何梁何利 基金奖 1 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7 项 二等奖24 项 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6 项 二等奖60 项 省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 项 二等奖26 项 近年来 获得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 二等奖7 项 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25 门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 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 门 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近1400 项 其中包括全国 挑 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CCTV杯 全国英语 演讲大赛冠军 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美国 SAE 方程式赛车新秀奖等 2014 年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

3、赛车冠军 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获得 理论设计与操作 团 体赛总分第一名 并获得唯一特等奖 2015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 建模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 在国际上 有本科学 生获得了有全球设计界 奥斯卡 之称的德国 IF国际设计大 奖 IF Design Award 和全球设计界公认最高奖项的德国 红 点设计大奖 Red Dot Award 3 研究机构设置 学校设有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国家级国际联合与研究中心 1 个国 家级国际合作基地 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科工局国防重点 学科实验室 5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 中

4、心 2 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4 个省重点实 验室 1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省工程实验室 4 个省高 校重点实验室 3 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15 个省省级社会科 学研究基地 学校目前参与组建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 3 个 牵头建设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 个 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大 学科技园 在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 建立了56 个高水 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 与32 个省 市 自治区 和上千家企业 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正式投运 为各 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学校设有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1 个国家级国际联合与研究中

5、心 1 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 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5 个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高 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4 个省重点实验室 1 个省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1 个省工程实验室 4 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个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15 个省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目 前参与组建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 3个 牵头建设省级协 同创新中心2 个 4 产学研方面 学校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平台建设 深化 产学研合作 联合社会各界建立了开放性 多渠道 多层次的 服务机制 延伸服务链条 先后与省以及泛珠三角 长三角地 区及其他省市的3

6、2 个各级地方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 协议 与工业园 经开区 高新区等园区以及上汽通用五菱 长安汽车 奇瑞汽车 广汽长丰 华菱集团 特变电工变压器 巴陵石化 重型机床集团 电机 株洲时代 白云集团等省外 400 多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组建了一批联合研发中心 实验室 博士后工作站 院士工作室 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产学研战略联盟 选派了400 多名科技特派员进驻 玉 环等地的科技型企业 在汽车整车 关键总成及零部件 高效 磨削 新型输变电技术及设备 新材料 轻轨交通 风力发电 技术 化工 生物技术等领域与企业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十一五 以来 学校承担了 中气 计划等重大产学研合作

7、项目 获得了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 5087 项 科技经费达9 3 亿元 截至2009 年 12 月 学校共获 得专利授权量765 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62 项 提交国际PCT 申请 12 项 薄板冲压技术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高速灌装生产 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装备等一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了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搭建社 会服务平台 推动了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 实现了校地 校企 间的良性互动 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学校还在财政金融 经济贸易 企业管理 湖湘文化 新闻影 视和市政环保等领域的学科 智力优势 建立了省信用研究中 心 省WT

8、O 研究基地 省文化产业基地 省廉政与监察研究基 地等科研平台 主动对接的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文化创 意等战略性产业 积极推进与政府 企业的合作 在对外贸易 战略 城乡物流系统构建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管理与创 新服务 政府廉政建设 湖湘文化传播与创新 城市 小城镇 规划与设计等领域多形式 多渠道 深层次为政府 企业提供 了广泛的决策咨询服务 长株潭3 5 城市群 获准成为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 学校整合优势学科力量 成 立了跨学科的研究机构 两型社会研究院 承担了省 两型 社会 重大研究课题 启动了绿色指标 绿色金融 绿色建筑 等系列课题研究 积极为 两型社会 建设提供高水

9、平 全方 位的理论支持与服务 学校承担了省政府英文门户建设与维护 工作 为搭建了一个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对于宣传发展成 就 开展招商引资和境外投资 开拓国际市场 服务两型社会 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展现具有社会凝聚力和良好行政环境 的政府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 科研情况 1 科研基地建设 大学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 积极发挥科 研基地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聚集和培养优秀 科学家 开展学术交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学校 根据科研基地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 分为三类 具体如下 第一类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 包括国家及省部委依托 我校建立的政府系列重点科研机构和具有认

10、可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 第二类 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 第三类 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 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 包括与国企事业单位或国 境 外企业合作建立的联合科研机构和与国 境 外大学 研究机构或组 织合作建立的联合科研机构 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 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获准建设汽车车身 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 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中心 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等部省级重点实验 室 工程中心27 个 学校共有35 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基地 其 中国家级基地3 个 教育部

11、基地9 个 省基地19 个 机械工业 联合会基地4 个 2 超算中心助力航空发动机科研 目前 大学与中国航空 动力机械研究所借助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 机强大的计算能力 对航空发动机各部件中难度系数最大的燃 烧室性能数值进行精细化数字仿真攻关 并取得重要成效 该项研究突破了复杂环境下燃烧室模拟的多学科耦合工程 应用关键技术 成功实现了对燃烧结构 气动性能的精细建模 与高效仿真 计算网格规模从百万增加至千万量级 单任务的 仿真时间从一周以上缩短至2 小时以 这一技术的突破将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研发的仿真精度 缩短设计周期 大幅提升航空发动机创新研发能力 对推动我 国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研

12、发和航空装备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三 大学未来科研发展规划 1 着力提高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 紧密结合 中共 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和 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 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 优先主题 前沿技术 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 选择有限目标 组织优势力量 完善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牵 引的 能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与团队协同攻关的运行模式 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 务的能力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2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力争将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工程中 心 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成 为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省廉政 研究基地 物流信息与仿真省重点实验室 企业管理与决策支 持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 在科研基地国家组织检查评估的基础上 强化校定期评估 环节 切实加强现有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形成促进科研基 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3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 十二五 期间拟投入3000 万元 重点建设 运载装备先进设计制造 基于网络技术的绿色建 筑与管理 先进计算与网络科学 物联网建设 等4 个科 技创新平台和 经济开放与科学发展 服务科学与管理 中 国文化

14、软实力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 等4 个哲学社会科学创 新基地 平台基地建设经费主要用于组织跨学院 跨学科的重 大项目的前期研究 学校从平台基地专项建设经费中预留20 作为调控经费 与建设绩效挂钩 4 创新科研运行机制 由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学校统一管 理跨学科 跨学院的 985 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由社科处 代表学校统一管理 985 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 有 针对性地根据重大 重点项目的实施需要 统筹协调全校的人 力 财力和物力资源 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支配 各国 家级研究基地 各 985 工程 平台基地所辖研究方向应构成有 机联系 着重在基础研究 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横向科研三

15、大领域作出合理部署 强化以研究所为主体的科研基层组织建 设 建立有利于创新 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 叉 融合和汇聚的科研运行机制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 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5 实施科研分类评价 按照注重质量导向 体现学科差异 的原则 对工学学科 理学学科 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制定相 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必须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 立 足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努力构建有重要影响的学 术流派 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思想库 与 智囊 团 理学学科必须瞄准根本性的科学前沿问题 探索未知世界 侧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工学学科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化方向的应用研 究 侧重自主创新 科研成果转化和解决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过 程中的工程 工艺等实际问题 更加注重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期 预研和原型产品研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