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0722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习题新人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最后一课01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韩麦尔先生呢,踱(du)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2)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chn f),忘了我挨的戒尺。(3)想起这些,我多么o hu(懊悔)!(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n no(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5)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 do(祈祷)的钟声也响了。2选词填空。(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温和柔和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 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2)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庄严严肃肃穆)的气氛。(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

2、十年来忠诚(忠诚忠心忠实)的服务,来 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谢意敬意敬爱)。3(2017益阳)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 不能明白。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雪是像冰淇淋一样雪是像沙子一样雪是像盐一样雪是纯白的东西雪是冷冷的东西雪是粗粗的东西ABC D4下面一段有关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

3、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应改为“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5依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两句诗词名句。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示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学习本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字,我爱汉语”

4、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例子,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 句话。雨田外牧采竹森集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示例采,果实累累的树上,一只小手正在辛勤地劳作,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集,美丽的鸟儿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树上,一场隆重的聚会开始了。(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记者11日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81个国家96个海外预赛区的400多名师生来华

5、参加决赛。比赛将考验选手们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才艺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评分产生多个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提供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同时,比赛期间选手们还将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示例“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02课内精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

6、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么走吧。”7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详见下一页“学法点 津”示例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钟声、号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对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8“我”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谈谈你的看法。示例韩麦尔先生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极为高大,表现了“我”对老师的尊敬、热爱。9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示例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

7、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感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10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应怎样理解“放学了, 你们走吧”这句话?示例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手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悲愤,倾注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03拓展阅读最后一课周惠斌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据来自报社的最新消息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

8、。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但是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浓眉,他的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聆听郑先生的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地抽噎了一下

9、,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停课。”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的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

10、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即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

11、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11文章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1941年”“12月8日上午”“10点30分”这些时间?(2 分)示例真实、强烈地表明这是留在作者,留在暨南大学每一个师生心中最难忘的历史性时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文章主题。(每点1分)12“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老 校长此时怎样的心情?(3分)示例神态描写、动作描写(1分),表现了老校长此时沉痛(1分)、愤懑(1分)的心情。13第段中没有直接写日本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入侵者的?(2

12、分)示例通过“太阳旗”嚣张的气焰(1分),盛气凌人的气势(1分)来表现日本入侵者的蛮横的。14“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中的“坚决统一”指的是什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分)示例“坚决统一”指的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1分)。从校长的决定、郑振铎先生的言行(1分)和学生的举动中(1分)可以看出来。04写作创新15本文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使文章曲折有致,推动了故事 情节的发展。请你也来写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注意运用环境描写。 【课文片段在线】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

13、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写法分析】这是对上课之前环境的描写,作者围绕一个“静”字,与往日喧闹的气氛截然不同,突出今天的不寻常,暗示又“出了事”,渲染出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目的明确,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二是要具体生动,能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三是要抓住特征,写出符合事情发生时刻的景物。【例文】暴雨还在不停地下,我快步走出校门,一下子冲进雨中,对天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豆大的雨点无情地打在我脸上、身上,似乎还打进了我的心里。你不能这样脆弱!一个念头在我脑

14、海里闪过。对呀,漫长的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总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就禁受不住风吹雨打,我应该振作起来,好好学习!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指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强事情的真实性;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升华文章的主题等。【典型例题】“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是对社会环境的描写,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点明本文所写的事件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发生在被普鲁士占领的法国土地上,揭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技法点睛】首先要看社会环境描写出现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社会环境描写出现在开头则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出现在中间则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出现在结尾则是升华文章的主题等。其次要从环境的冷暖色调上考虑环境描写和气氛、人物、中心思想的关系。答题格式:交代(渲染)了,揭示(主题)。【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