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0647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及具体内容,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及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以及史料,用归纳与比较的方法掌握基本史实以及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君主专制对中国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自己对中西方的了解,认识到君主专制积极的影响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阻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丞相赐座。丞相

2、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认真阅读材料,思考:(1)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时,礼仪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官员上朝时的礼仪由站着(两汉)坐着(隋唐)跪着(明清)。这种变化说明皇帝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而官员地位(包括宰相)在逐渐下降。到明清时,君权更加突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材料中的主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汉时是丞相,隋唐

3、时是宰相,宋时是宰相,明朱元璋起是众官,清朝时是官僚。从汉至宋主体都是丞相和宰相,但从明朱元璋起主体就变成了众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导入新课,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2、讲授新课:a.宰相制度的废除:(1)明太祖时,胡惟庸为右宰相,在位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2)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

4、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史纪事本末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胡惟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明太祖认为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废除丞相制后,明太祖如何调整中央权力的分配?这样做的直接政治影响有哪些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理由:(1)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擅权。(2)历史原因: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阅读历史纵横)(4)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权力分配: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

5、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直接政治影响:废丞相,权分六部,事权分散,皇帝总揽事务。b.内阁的出现:(1)最忙碌的皇帝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明太祖可能是历史上最忙碌的皇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的工作量空前鹏张,通过日常事务的多、杂,引出设置内阁的必要性。(2)内阁的创立与发展:出示材料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

6、权)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票拟和批红:“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3)史料补充:皇帝命那些大学士在每一个奏章或案件上,签注意见,写出对该事的分析和应如何反应的建议,甚至皇帝颁发命令的草稿,都一并拟好呈上。当时术语称为“票拟”和“条旨”。皇帝即根据这些签注,加以批示。于是,不久之后,大权遂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也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义的中书省。内阁大学士有数人之多,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

7、,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此人即世人所称的“首相”首席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柏杨中国人史纲通过柏杨通俗易懂的解说,加深学生对内阁制的理解。C.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从皇太极到康熙再到雍正,分别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南书房设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皇权受限集权于帝君主专制顶峰让学生了解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以及通过的机构。(2)阅读史料归纳军机处设置的来由、性质、特点及军机大臣的职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8、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原因是什么?

9、(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4)军机处的设置又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1)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2)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3)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4)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军机处设立的原因、主要职能及其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自己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加深记忆,有利于理解军机处

10、的设置。阅读材料,提取主要观点:“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能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让学生看到君主专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全面的看待君主专制的加强。3、当堂检测: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