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19172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北京课改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 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朝花夕拾。过程方法(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 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教学难点重点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多角度

2、、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二、 作品背景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年月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学生边听歌曲边听老师解说。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全班交流。这个导入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

3、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是提高学生搜集归纳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文集中。三、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四、 泛读整体把握1、播放示范朗读录音2、共同解决在诵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五、作业(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桑椹() 油蛉()斑蝥()缠络(chn lu)攒()豁() 敛()脑髓( su) 陌生()鉴赏(jin)人迹罕至()觅食() 竹筛(shi)秕谷(b)(二)解释下列词语确凿:确实无误。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罕:稀少。至:到。 渊博

4、:(学识)精深广博。 消释:消融,熔化。宿儒: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学生听读,把握情感节奏,整体感知。学生自读,然后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4、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

5、基础,所以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通过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的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写话练习,增加练笔次数,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教学反思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6年 2 月 25日 学期总课时:2课 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过程

6、方法1、体味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2、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教学难点体味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 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二分析“百草园”部分(一)教师朗读第一节提问:“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矛不矛盾,为什么?(二)提问:用“不必说。也

7、不必说。单是。就。”造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相机点拨学生学习学生整体浏览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独立思考后明确:不矛盾。“似乎”是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不能轻易下判断。“确凿”是因为从成人的眼光看,园子里肯定只有一些野草。学生齐读第二节,品味写景状物学生小组交流后明确:它的作用在于由整体概括到突出局部。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 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画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

8、读勾划、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提问:文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七-八两段(默读、朗读等),了解百草园的冬天(四)学生默读3-6段三总结学习了百草园这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百草园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充分表现出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四 课后作业学生找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由植物写到动物,先

9、写静景,再写动景2写静景时,由低到高3写动景时,由高到低4 从春到夏到秋学生自读课文1用课文内容填空: 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2学生复述捕鸟的全过程,注意所用动词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2提问:文章先介绍了百草园的春夏秋景,但是并未紧接着写冬天而是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样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明确:不多于。作者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乐趣。背诵课文第二段,仔细

10、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试着将两种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教学反思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6年 2 月 25 日 学期总课时:3课 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过程方法运用联系比较法,探究文章两部分之

11、间的关系,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品评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入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二分析“三味书屋”部分(一)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思考百草与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整体浏览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四人一组讨论,比较两种生活的

12、不同,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明确:百草园 自由快乐 三味书屋 枯燥乏味 三味书屋:1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询问怪哉”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就行。2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而“后园寻趣”,园虽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3生活比较单调;静悄悄却饶有趣味,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文章的主旨全班讨论结束以后老师给学生提供总结性的认识与思考。三整理归纳

13、(一)写作特点: (二)主题思想 四、作业:结合实际,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或人物,试写一段细致的描写,不少于300字。更反衬了读书生活的单调枯燥。4“师生读书”片段,四个“有念”和一个“疑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5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做戏画画”,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所学内容引不起儿童的兴趣。历来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主题一、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主题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学生先小组讨论,后在全班表达自己的认识。赞成: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适合儿童心理,一个是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赞成: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活泼的天性和对儿时充满童真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