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15753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动态研究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研究动态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Corporate Finance and Management Control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研究室 编 目目 录录 一 管理控制专题文献一 管理控制专题文献 3 基础理论基础理论 3 基于管理控制程序的管理控制系统 3 管理控制向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 4 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框架 5 业绩评价业绩评价 6 公司业绩评价的发展 经济附加值 EVA 出现之前的基准 6 以折现现金流量评估公司价值 十种方法和九种理论 7 员工持股计划 7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 8 转变预算管理模式 强化企业内

2、部预算管理 8 其他文献其他文献 9 关于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思考 9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转换的探讨 10 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分析 11 东北的病根 配置性资源断裂 12 二 公司理财专题文献二 公司理财专题文献 14 基础理论基础理论 14 公司理财理论发展历史纵览 14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简史 15 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创新 17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17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 18 企业财务状况合理性探析 18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9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 Y 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20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 21 公司治理研究的均衡观及其意义 21 构建我国公司

3、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 21 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 22 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 23 EVA 理念与公司治理目标的优化 24 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25 价值评估价值评估 26 价值评估 证券分析 投资评估与公司理财 26 实物期权理论及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27 资本经营资本经营 28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28 1999 年 2002 年中国上市公司 MBO 实证研究 兼论 EMBO 对国 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29 公司并购创造价值的财务学分析 30 其他文献其他文献 31 知识经济时代更要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 31 谈中小企业发展的

4、财务战略 32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新发展 3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时 33 一 管理控制专题文献一 管理控制专题文献 基础理论基础理论 基于管理控制程序的管理控制系统基于管理控制程序的管理控制系统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使战略得以执行 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 管理控制强调的是 战略执行的控制 而战略执行过程控制是由确定标准 评价业绩 纠正偏差构成的管理控 制系统 管理控制作为一个系统 它应是有规律地或重复地执行某一活动或某几项活动 从控制程序研究管理控制系统更有利于理解管理控制系统的基本做法 关于管理控制的程 序 从管理控制的不同范畴 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去理解 往往会有所不同 由于我们已 将管理

5、控制界定在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过程这一范畴 因此 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战略目 标分解 控制标准制定 内部控制报告 经营业绩评价 管理者报酬五个步骤 要完成每 一步骤又涉及许多环节 从而形成管理控制程序系统的矩阵结构 组织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分解 管理者报 酬 经营业绩 评价 内部控制 报告 控制标准 制定 战略制定 长期激励 短期激励 精神激励 报酬构成 平衡计分卡 指标体系 单一指标 评价原则 差异控制 计量差异 实际业绩 控制标准 标准确定 风险变量 重要变量 目标驱动 具体目标 战略计划 战略规划 管管理理控控制制程程序序与与系系统统 战略目标分解是管理控制的第一步 战略制定是决定组织目标和

6、达成这些目标的战略 的过程 也是战略选择的过程 当组织战略确定后 如何使组织目标及战略得以实现是管 理控制的基本任务 战略本身是重大的和重要的计划 战略规划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计划 它决定组织将采取的方案和这一方案在接下来的一些年度内所需分配的资源数量 战略计 划是为实现组织长远战略规划在短期内 通常一年 所采取的资源分配方案 在战略计划 基础上制定管理控制标准是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 制定管理控制标准的具体环节包括 1 明确组织目标影响因素或目标驱动因素 2 找出影响战略目标执行的重要变量 3 确定关键的风险变量作为控制点 4 制定先进可行的管理控制标准 内部控制报 告是对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的真

7、实计量与反映 内部控制报告的种类及内容应根据管理控制 标准及要求而定 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应按控制标准 实际业绩 差异计量 差异程度 差异分析几个步骤进行 其关键是实际业绩计量与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差异 原因进行分析 特别是分清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从而明确控制点 另外 根据差异程 度确定控制程度是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经营业绩评价实际上也是控制业绩的评价 管理控制中的经营业绩评价更侧重于对管理者或控制者业绩的评价 目前 研究与应用较 为普遍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 单一指标评价 指标体系评价和平衡计分卡评价 管理控制的效果只有与管理者的报酬相衔接才能保证管理控制的长期有效运行

8、 从这点看 管理者报酬既是管理控制的终点 也是管理控制的起点 袁克利整理自 财务与会计 2003 年第 11 期 作者 张先治 管理控制向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管理控制向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 一个组织依靠许多个体为达成它们的目标所做的贡献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管理控制 可以理解为在签订合同和控制贡献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关平等 适应 动机 执行等问题的 解决方法 这些问题起源于两个方面 1 人类行为的特征 2 组织从事的活动的属 性以及组织成员所必须的支持这些活动的贡献 组织的活动和所需贡献的本质可以在三个 尺度上加以界定 1 不确定性 或者经济活动和必须的贡献对事先的程序的可修正的程 度 2 资产特异性的

9、程度 或为支持包含机会损失的经济活动而进行的可选择使用的投 资 3 依据过去经济发展情形分析的信息不对称的强度 或对实际行为真实性的评估能 力 我们可以预见这些特征是伴随着需要解决的特殊的控制问题的 组织试图通过采取适 当的管理控制结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产生了极大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从这种多样性中 识别出有限的典型的控制模型 1 臂长控制 特征是以市场标准或预先确定的契约性供 给为基础的产出控制 2 机器控制 它是指以行为法典或预先确定的行为目标为基础的 行政控制 3 探索控制 它起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和传播的趋同的洞察力 4 界限 控制在本质上强调应躲避的行为 这些原形的控制结构因它们的解决问

10、题的能力而有所不 同 这使得它们能适于管理一些经济活动和贡献 而对其他的活动和贡献则不适应 另外 关于成本它们也有所不同 最后 通过描述相匹配的效率资产 我们经验上可以解释经济 活动和控制结构的有效联合 管理控制的交易成本方法有一些有趣的性质 它是有效的 可行的 这一理论细化了 各种各样的原形的控制结构的成分 并把它们和它们各自的环境联系了起来 它的相对简 单的主题使它面向一个广泛的经验领域 并且以连贯不断的 始终一致的方式归结截然不 同的控制结构 因此 它提供了一种在管理控制思想中非常罕见的统一度 另外 前面的 方法提出了处理控制结构效力问题的实效性方法 最后 这种方法在经验上是可检验的 至

11、少在原则上是可以的 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但目前还不完善 这就使得对这种理论的 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乌日娜整理自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ERIM website www erim eur nl 2003年8月11日 Towards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Management Control 作者 ROLAND F SPEKL 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框架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框架 文章从管理控制系统的定义 管理控制系统研究的重点 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框架三 个方面将以往学者

12、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认为以往学者的观点 虽然都有其成功的地方 但 是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 1 忽略了战略与管理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2 企业管 理控制模型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在一定孤独内的摆动状态 追求瞬态的最优均衡而消耗大 量的资源 对于企业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3 目前的管理控制系统概念框架虽然对不确定性 给予一定的关注 但显然是不够的 平衡记分卡等管理控制工具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 为了应对这一缺陷 针对以上缺陷 并结合以往学者的官衔 作者从机制分析的角度提出以下的管理控制 概念框架 反馈 反馈 修正 评价 通 信 机 制 感应机制 评价机制 受动机制 战略目标 财务方面 客户方面 业务流程

13、 学习成长 感应机制处于框架的最外围 主要用于及时感受外部记忆内部环境的变化 并将受动 机制所产生的反馈信息通过通信机制传递给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主要负责对受动机制进行评价 结合薪酬激励体系影响受动部门 同时评价 部门还担负着及时修正战略目标的任务 受动机制位于框架的底层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同时它的反馈信息又会对管理控制 系统的核心 战略目标产生影响 因此 单独的使用财务控制方法是较难奏效的 还应 该结合客户 业务流程 学习与成长等定性指标进行管理控制 通信机制贯穿于整个管理控制系统框架 拥有从上而下和反馈的双循环机制 王小涛整理自 管理科学 2003 年第 5 期 作者 王强 王鲁平 周小耀

14、 返回目录 业绩评价业绩评价 公司业绩评价的发展 经济附加值 公司业绩评价的发展 经济附加值 EVA 出现之前的基准 出现之前的基准 现代建立在会计基础上的评价模型 比如留存收益和经济附加值 EVA 被认为是对 投资者得到的超过公司资本成本的经济报酬的谨慎估计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陈述了 公司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 并指出现在对公司业绩评价的争论与缺乏产生适当的会计数据 来输入理论上正确的经济模型的能力有关 公司业绩评价的发展起源于 20 世纪早期 1917 年 投资报酬率 ROI 和安全收益 率等评价标准就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所有早期的基于政府收集的数据的研究中 1929 年出 版的 Leona

15、rd Crum 的 公司盈利能力 一书是关于美国公司盈利最有成就的研究 它把 边际收益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主要标准 同时标志着现代公司业绩评价基准时代的开始 这些早期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行业内部和行业间各公司的业绩评价标准化 并用 统计摘要来报告它们 1929 年出版的 Laurence H Sloan 的 公司利润 繁荣时期其大小 变化 用途和分配 着眼于利用会计数据来进行业绩评价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Sloan 支 持把投入资本收益率 EOIC 作为公司业绩的主要衡量标准 他所定义的投入资本是用总 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来表示 流动负债被扣除是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无须付出代价的 即它们 通常没有与

16、之相联系的利息支出 然而 Sloan 的 EOIC 概念缺乏理论上的依据 耶鲁教授 Irving Fisher 的 利息理论 1930 年 便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用一个直接数学等式把未来收益和投资成本换算成现金 流量 然后折现并加总来确定一项投资决策的经济价值 换算到现值后 所有的投资都可 以运用他的 最大现值原则 进行选择 但 Fisher 的净现值原则的运用要求知道未来现金流 量的增长 这样 当不知道未来现金流量时运用净现值来评价一个公司是不容易的 于是 MIT 教授 Myron J Gordon 在 1962 年提出 Gordon 增长模型 该增长模型假设公司的股利 以一个固定比率增长 当折现率和增长率固定时 公司价值便可以用 当前每股股利除以股 票投资者要求的利润率和股利增长率之差 来计算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Wharton 大学的一位会计学教授 David Solomons 的 部门业 绩 评价与控制 描述了美国 50 家主要公司广泛使用投资报酬率的现象 他花费了大量 精力来讨论怎样用会计数据来恰当构建投资报酬率 Sloan 的 EOIC 他指出 作为业绩评 价标准 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