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13251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首师大附中北京学校联考试题高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属于酸性食物B. 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C. PM2.5是指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之和D. 登高山时防晒为了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答案】D【解析】【详解】A.柠檬属于水果,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属于碱性食物,故A错误;B.糖类是最主要

2、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故B错误;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C错误;D.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高温、强紫外线照射等条件下能够发生变性,所以强紫外线灼伤人体皮肤属于皮肤蛋白质的变性,故D正确;故答案选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CH3CH2OH和CH3OCH3B. 用溴水可以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C.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甘油苯酚溴乙烷D. 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核磁共振氢谱中,CH3CH2OH有3个

3、峰且峰的面积比为3:2:1,CH3OCH3只有1个峰,可以区分,A错误;B.苯酚溶液与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2,4己二烯能使溴水褪色,甲苯可将溴水中的Br2萃取到甲苯层,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正确;C.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溴乙烷不溶于水,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甘油苯酚溴乙烷,C正确;D.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和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有两种构成方式,但二肽水解时的产物相同,D正确;故答案选A。3.关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种类相同B. 溶液的pH相同C. 都能

4、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D.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详解】A.NaHCO3溶液中既存在HCO3-的电离平衡、又存在HCO3-的水解平衡,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的分步水解平衡,两溶液中都存在钠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分子、水分子,所含离子的种类相同,A正确;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小于CO32-的水解程度,故NaHCO3溶液的碱性弱于Na2CO3溶液,两溶液的pH不同,错误;C.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C正确;D.NaHCO3溶液和Na2C

5、O3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D正确;故答案选B。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D.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答案】C【解析】由图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分析,a为氧化元素,e为硫元素,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d为磷元素;A. 31d和33d质子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a、e、d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即aed,B错

6、误;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钠和铝,C正确;D. a和b可形成过氧化钠,其中过氧根离子中含氧氧共价键,D错误。5.关于下列三种常见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 顺丁橡胶的单体与反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 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D. 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答案】C【解析】【详解】A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错误;B顺丁橡胶的单体为1,3丁二烯,与反2丁烯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C正确;D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

7、甲醛,不是甲醇,D错误;答案选C。6.常温下,关于pH=2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c(H+)=1.010-2molL-1B. 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2molL-1C. 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D. 加入等体积pH=12的氨水,溶液呈中性【答案】D【解析】【详解】A.pH=2的盐酸,溶液中c(H)=102molL1,故A正确;B.盐酸溶液中OH-完全是由水电离产生,根据水的离子积,c(OH-)=mol/L=1012molL1,故B正确;C.盐酸是强酸,因此稀释100倍,溶液的pH=22=4,故C正确;D.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pH=12的

8、氨水的浓度大于pH=2的盐酸的浓度,反应后溶质为NH3H2O、NH4Cl,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答案选D。7.用来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4e-+2H2O=4OH-B. 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 向Na2SiO3溶液中通过量CO2制备硅酸凝胶:SiO32-+2CO2+2H2O=H2SiO3+2HCO3-D. 溶质物质的量比为1:1的明矾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2SO42-+2Ba2+Al3+4OH-=AlO2-+2BaS

9、O4+2H2O【答案】D【解析】【详解】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O2得电子产物与水反应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正确;B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B正确;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正确;D各取含1mol溶质的溶液混合,Al3+为1mol,OH-为2mol,二者反应生成Al(OH)3后,Al3+有剩余,不可能生成AlO2-,D不正

10、确;故答案选D。【点睛】D选项为便于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可假设两种溶质都为3mol,则Al3+为3mol、SO42-为6mol、Ba3+为3mol、OH-为6mol,从而得出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42-+3Ba2+2Al3+6OH-= 2Al(OH)3+3BaSO4。8.2010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其合成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B. 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C. 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 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答案】D【解析】【

11、详解】A、根据六炔基苯的结构确定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A正确;B、根据苯的平面结构和乙炔的直线型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B正确;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由结构可知,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有氢气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根据六炔基苯和石墨炔的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取代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D。9.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作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A

12、l2O3=2AlO2-H2OB. 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2OH-2H2O=2AlO2-3H2C. 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4Al12e-3O2=2Al2O3D. 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H=NH4+H2O【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Al2O3=2AlO2-+H2O,A正确;B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B正确;C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2Al+3H2O-6e-=Al2O3+6H+,C错误;D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离子方

13、程式:NH3H2O+H+=NH4+H2O,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0.已知: 2C(s)+O2(g)=2CO(g);H= -220kJmol-1 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的热量B. H2(g)+1/2O2(g)=H2O(g);H= -480kJmol-1C. C(s)+H2O(g)=CO(g)+H2(g);H= +130kJmol-1D. 欲分解2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kJ的热量【答案】C【解析】【详解】A、C(s

14、)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1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 kJ,A错误;B、H2(g)+1/2O2(g)=H2O(g) ;H(2436+496-4462)= -240kJmol-1,B错误;C、 2C(s)+O2(g)=2CO(g) ;H= -220kJmol-1,H2(g)+1/2O2(g)=H2O(g); H= -240kJmol-1,将-,得:C(s)+H2O(g)=CO(g)+H2(g) ;H= +130kJmol-1,C正确;D、根据H2(g)+1/2O2(g)=H2O(g);H= -240 kJmol-1,欲分解2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2240 k

15、J的热量,D错误;故选C。1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方案目的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是乙烯检验乙烯、乙炔混合气中的乙烯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温度计应该插入溶液中,错误;B、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但不一定是乙烯,错误;C、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钠与水反应的速率比钠与乙醇反应的速率快,说明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水分子中氢原子差,正确;故选D。12.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