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12892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教学文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地区及少数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它是气候变异等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包括 干旱半干旱 自然因素 过度的经济活动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一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及成因 贺兰山 贺兰山 东 西 温带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50mm以下200mm以下400mm以下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受高原山地阻隔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受高原山地阻隔 气候干旱 地表多松散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冬春季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气候异常 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

2、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 主要包括新 宁 内蒙古和甘北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胡杨 沙拐枣 猪毛菜 梭梭 水文 多内流河 湖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坎儿井 灌溉水源 河水 高山融雪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吐鲁番盆地 引黄灌溉 天山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绿洲 吐鲁番的葡萄 1 根本原因 a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 人类的活动不当 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 人为原因的表现 据统计 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 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 以上 1 过度樵采 2 过度放牧 3 过度开垦 归纳 4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三

3、 荒漠化的危害 1 农业生产 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 村镇 交通 水库 灌渠 流动沙丘淹没 3 生态环境 沙尘暴频发 4 植被和地表形态 引发饥荒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 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2 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 治水 治碱 盐碱 治沙相结合 3 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 具体措施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b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

4、建防护林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前沿地带 外围沙漠边缘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设置沙障 草方格 c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 牧业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d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 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e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利于防治荒漠化 三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 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 治理和开发利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

5、站 2 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3 恢复西部生态环境 再造 秀美山川 的努力 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1 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 图示区域内 与古代相比 当代A 河流水量更大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3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森林破坏B 土地荒漠化C 水土流失D 地面沉降 D B B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1 2题1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 下

6、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 旱作农业区 减少用水数量B 草原牧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 中 下游水资源C 干旱地区 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D 农作区 推广节水农业 防治土壤盐碱化 习题练一练 2 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保持 恢复 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 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 绿洲内部营造乔 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 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 4题 3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 其原因可能是A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 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 使植物不能生存C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 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

7、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4 在乙地区 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 沙尘暴频度减少B 土壤有机质增加 土壤紧实度下降C 土壤盐碱度升高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5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 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 开采地下水灌溉 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 扩大牧场 发展畜牧业C 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 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 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 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下图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第6题 6 图中所示各河流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 流量季节变化小 侵蚀作用强烈 含沙量大 7 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 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 每空只能填一项 A 土地盐渍化 B 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 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 绿洲沼泽化 E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8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 2 A处的天然植被 B处的天然植被是 C处的天然植被 3 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 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 地带性规律 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 决定的 4 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自东向西减少 森林 A B C 草原 荒漠和荒漠草原 经度 水分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蓄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