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12875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密云初三化学一模试题与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云区2019届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23道小题 ,满分45分。考试时间45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和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缺少下列元素会导致少年患佝偻病的是A.锌 B.铁 C.钙 D.碘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石灰水 B汽水 C冰水 D食盐水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2、 B.CaO C.KMnO4 D.H2SO44.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纯碱NaCl B干冰-H2O C苛性钠-NaOH D生石灰-Ca(OH)25. 下列金属中,滴加稀盐酸后不会产生气泡的是A锌 B铝 C铁 D铜6.铀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有一种铀原子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43 B.92 C.235 D.51 高温7.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CPU已经应用于包括北斗卫星在的十几种国家重器中,芯片作为所有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加热2C+SiO22CO+Si(粗硅)加热Si+

3、2Cl2SiC14(液态)2H2+SiCl44HCl+Si(高纯硅)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 C. D. 根据以下信息完成8-9题。20时,将20g 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8.图中所示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20时的A溶液 B. 20时的B溶液 C. 50时的A溶液 D. 50时的B溶液9.5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20% B.16.7% C.28.6% D. 24.2%10.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C.点燃酒精灯D.溶解固体11.纳米铁粉在空气中

4、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12.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2分)滑雪是同学们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滑雪场主要是利用造雪机来制造人工雪。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B到C发生的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A处空气被

5、压缩,体积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14.(2分)2018年2月9日,歼-20开始列装我国空军作战部队。它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战斗机。其隐身材料是目前最新的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间苯二胺(C6H8N2)是生产这种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试回答:(1)间苯二胺由_种元素组成。(2)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最简整数比)。15.(2分)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贡献为55。因此,开展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将乙烷(C2H6)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可使制得乙烯(C2H4和一氧化碳,而乙烯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原料,具有一

6、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1)在 中将隐藏的微粒模型画出来。(2)要制备56kg的乙烯,可消耗二氧化碳_kg。科普阅读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永刚等,原文有删改)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PO4)3(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

7、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依据文章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Ca5(PO4)3(OH)是制造

8、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2)与传统纸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的优点是_(写出一个即可)。(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gg-1(结果取整数)。(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填字母序号)。A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生产实际分析17.(2分)高纯氧化铁Fe2O3又称“引火铁”,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用赤铁矿(含少量不溶于水的SiO2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

9、程示意图。小贴士:氨水呈碱性(主要成分NH3H2O是一种碱);(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易分解。 (1)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18.(3分)“打好保卫战、治理大气污染”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可以利用海水对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利用,变害为宝。其工艺流程见图:(1)流程中将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_。(2)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_。(3)为了提升脱硫率(脱硫率是指已除去的二氧化硫的量占总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与温度、烟气中SO2浓度的关系,技术人员进行了探究实

10、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序号温度/烟气中SO2浓度/10-2gL-1脱硫率232.5%99.5233.2%97.1402.5%94.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9.(2分)看图并请从19-A或19-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只一组计分。19-A19-B(1)用装置A制备一瓶氧气,其制备原理为_(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氧气可用C装置收集,还可以用_收集(填写装置编号)。(1)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_(填写装置编号)。20.(3分)“水”在化学实验室中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试剂,以下图示实验

11、中都用到了水。(1)如图甲,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前要将集气瓶中灌满水,其目的是_。(2)如图乙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到“B”环节可看到的现象是_;A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是_。21.(2分)如图,化学小组同学制作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异型玻璃管A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已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吸取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广口瓶C中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实验开始前止水夹K处于关闭状态。(1)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A中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2)当C中部分液体流入A中后迅速关闭止水夹K,片刻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22.(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

12、生锈的条件。(1)要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2)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是_。(3)充分反应后,将装置A、B中分别注入少量稀盐酸,两个广口瓶中现象的不同点是:_,由此也可以证明铁丝生锈情况。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科学探究23.(6分)小峰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I小峰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

13、的气体体积。(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II小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查阅资料】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提出猜想】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进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分两次进行实验第一次_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