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12639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P Express电子产品的技术优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 述 P Express 仪器利用其所使用的快速 PCI 总线,为 P 台新添了许多技术优势。该总线至多个仪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可以高达 2 GB/s,并支持那些曾经只能通过定制硬件实现的应用。目 录 一、 P Express 的技术优势 二、 软件定义的测量:RF 与通信测试 三、 多仪器集成:混合信号 ASIC 特征 四、 高数据吞吐量:数据流盘应用 五、 总结 六、 P Express 常见问题解答一、 P Express 的技术优势 P 标准在不断发展,引进了快速PCI 技术之后,使得P 自动化测试系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性能。在有些情况下,它支持 P 仪器执行一些以前一直无法完成的测量

2、。 P Express是P的拓展部分。新型P Express机箱提供了混合兼容的插槽,使得 P 与 P Express 模块可以协同工作于同一系统。故 P 与 P Express系统均具有面向自动化测试应用的三个关键技术优势。这些技术优势包括: * 灵活的、软件定义的仪器 * 模块化仪器的集成 * 高数据吞吐量 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所具备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为各种不同的测量重新配置测试系统。这对于RF/通信制造测试尤为重要,该领域常常需要对同一台设备针对多个协议标准进行特定测量。 其次,将模块化仪器集成到同一系统,使得用户可以从超过1500 种现有的P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这些仪器包括测试与测

3、量行业中最高性能的仪器:* 18-位高精度多功能数据采集 *采样率为500 kS/s,精度高达24位的高精度数字化仪 *具有pA精度和1000 V测量范围的快速7位半数字毫表 *高密度开关,在单个3U插槽中具有512个交叉点 *高达6.6 GHz的RF信号分析与发生器 *高密度通道数与同步(高达5000个动态通道) 这种在同一系统中使用多个 P 仪器的能力使得单个测试系统可以用于测试多种混合信号设备。一个常见应用是P 系统用于混合信号半导体ASIC特征。 最后,P 与 P Express 仪器均具有一条用于仪器到主机 PC 传输信息的高性能数据总线。P 仪器为总线上的所有设备提供高达132 M

4、B/s 的共享带宽。P Express 仪器通过快速PCI 总线甚至能够达到更高的吞吐量。快速PCI 总线是一个点对点的高速串行总线,其每插槽带宽可以从 250 MB/s 扩展至 2 GB/s。例如,一个x4P Express 插槽为该插槽中的设备提供高达1 GB/s的专用带宽。 此外,当更多仪器被添加至系统中时,系统的总吞吐量相应增加。 图1 快速PCI 的吞吐量随所使用仪器的数目扩展。 P Express仪器吞吐量的提高,使得数项新的应用成为可能。凭借总线的高吞吐量,P Express仪器与P Express RAID硬盘驱动器协同使用,可以实现高速数据流导入数据流导出磁盘的配置。这个能力

5、尤其适用于两个特殊应用磁盘或智能信号与数字视频测试。 二、软件定义的测量:RF 与通信测试 按照虚拟仪器方式,PCI 或快速 PCI 总线是作为从仪器到 PC 的数据总线。可以结合定制算法或常见测量值(如上升时间或 THD(总谐波失真),对数据进行分析。由于软件定义的测量可以通过支持重新配置仪器以实现各种任务,所以非常有价值。 一个需要利用软件定义测量的应用领域便是RF与通信制造测试。由于现在的无线设备使用多个通信协议,如802.11g、GSM、GPS 和蓝牙等,导致无线设备的测试挑战性和测试成本均急剧增加。以往,需要多个仪器以表征不同通信标准下的设备性能。然而使用多个独立仪器的成本非常高。今

6、天,这种执行软件定义的RF测量的能力可以支持RF仪器的复用,以兼容多种协议的测试。因而,同一台仪器可以与多个不同特性的软件协同使用。用于无线标准兼容测试的仪器复用的一个常见范例,便是手机制造,如下图所示: 图2 多标准手机制造测试 如图所示,单个 P 向量信号分析仪捕获对应不同通信标准的不同频率的 RF信号。由于通信协议堆栈用软件实现,同一台仪器可以被复用于每一个通信标准。 从而,软件定义的测量方式缩减了测试成本与空间占用。 三、多仪器集成:混合信号ASIC 特征 对于混合信号测试,P 的另一个技术优势是它提供了在同一个系统中紧密集成多个仪器的能力。这一能力提供了仪器间的精确同步和模拟与数字数

7、据间的相关,并减少了仪器占用空间。这种仪器系统的混合信号方式使得各种测试应用获益匪浅。多通道混合信号ASIC,如数模转换器,便是一个范例。 现代专用集成电路(ASIC)需要满足各种不同信号要求的混合信号输入和输出。按照传统方法,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测试需要多个工作台仪器,这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成本和物理空间。今天,P 仪器系统提供了一种在单个测试中可以集成多个仪器的单台解决方案。 例如,考虑表征一个4-通道、12-位、100 MHz数模转换器所需的测试仪器。该ASIC 需要超过 48 个同步数字 I/O 的通道、4 个精确模拟输入通道和一个可编程的DC电源。使用P 仪器系统,在同一个系统中集成多个P

8、仪器可以解决这一测试难题。如下图所示,可以实现多个数字I/O 模块的同步,以提供48 个满足通道间时间偏移小于1 ns 的通道。此外,一个P 高速数字化仪可以提供100 MS/s 的采样率和14-位的精度。结合使用一个低插入损耗的RF开关之后,该测试系统仅需要一个数字化仪。最后,可以使用一个 P 可编程电源,以提供从0V 到6V 的、120V 精度的电压。一个多通道DAC的参考架构如下所示: 图3.4-通道DAC的参考架构 利用 P 模块化仪器,可以利用单个测试系统实现一个混合信号测试台。测试一个4-道通DAC所需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4 混合信号P 仪器系统 以模块化方式构建的仪器系统可以被

9、重新配置或扩展以满足未来的测试需求。此外,与 LabVIEW 编程环境的连接支持如 THD、SFDR 和 SINAD 等值的测量。在该系统中,通过观察其在电源、电流等各种因素改变时的性能表现,被测设备的特测性量可以在被全面地刻画。 四、高数据吞吐量:数据流盘应用 P Express 仪器的最大技术优势在于快速PCI 总线的高数据吞吐量。这一优势不仅缩短了常见自动化测试应用的测试时间,也使得迄今现成商用硬件无法支持的新型应用成为可能。范例之一便是智能信号和数字视频测试等应用的数据流盘场景。 传统的工作台仪器系统,如任意波形发射器、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等,使用板载有限的存储器作为存储波形数据的临时缓

10、存。板载存储器昂贵而且可用空间有限。此外,这些仪器可以通过 GPIB、LAN 或 USB 接口将波形输入至 PC 或自PC输出波形。糟糕的是,这样的数据吞吐量只有每秒几兆字节。对于数据流盘或者数据流导入内存的应用,需要高得多的吞吐量。P Express 凭借其高吞吐量和低总线时延,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幸运的是,LabVIEW 的多线程编程模型使得数据流导盘应用可以被方便地优化。由于 LabVIEW 动态地分配编程任务至多个线程,我们可以通过将仪器 I/O 和文件 I/O 分解成两个独立的 while 循环,实现更高的吞吐量。推荐使用的编程方式为生产者-消费者循环结构,如下图所示。

11、图5 带有队列结构的生产者/消费者循环架构 在上例中,上面的循环(生产者)从一个高速数字化仪中采集数据,并将其传递至一个队列结构(一个LabVIEW FIFO)。该队列可用于LabVIEW中的多个while循环间的数据传递。下面的循环( 消费者)自队列结构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写入到磁盘。生产者/消费者循环结构为数据流盘应用提供了最佳性能,因为在消费者循环将数据写入到磁盘的同时,生产者可以继续采集数据。 标定数据流盘应用 P Express 仪器吞吐量的提高,使得数据流盘应用中为可能。为了标定数据流盘应用的准确吞吐量。我们可以使用下述等式: 吞吐量=采样率x字节/采样 x通道数 例如,我们考虑这样一

12、个数据流盘的应用场景:利用 Pe-5122 高速数字化仪的两个通道、最大采样率为100 MS/s。注意到Pe-5122 是一个14-位的数字化仪,因此每个采样值需要 2 字节存储空间或磁盘空间。Pe-5122 的最大吞吐量如下所示: 吞吐量=100 MS/s x 2字节/采样 x 2 通道=400 MB/s 为了精确表征一个真实系统的性能,我们使用了一个 P Express 双核嵌入式控制器,以及一个速率为650 MB/s 的P Express x4 RAID-0 硬盘驱动器。对于该测试,所用的采集大小为40 GB。在如下所示的测试结果中,使用了多个具有256 MB 板上内存的Pe-5122

13、数字化仪。表一(如下所示)描述了根据所需通道的数目数据流盘应用的最大采样率。表1 Pe-5122 高速数字化仪的数据流盘的标定速率 作为数据流盘应用的一个变体,您也可以将来自一个高速数字化仪的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导入我们的 P 控制器的板上存储器。这一方法不要求一个 RAID 硬盘驱动器配置,吞吐量也不受硬盘的磁盘写入速度限制。实际上,吞吐量受快速PCI 总线的带宽限制,而采集数据大小则受限于可用的PC存储器的空间大小。 在一个典型的数据流盘应用中,PC存储器只是作为数据的临时缓存。由于一个典型的嵌入式控制器能够达到磁盘写入速度40 MB/s 的能力,所以数据可以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再写入磁盘。

14、 在下列数据流导入存储器场景的标定中,使用了一个具有2 GB 板上存储空间的P Express 双核控制器。对于100 百万采样每通道的采集大小,该测试需要高达1.2 GB 的PC存储器以支持六个通道。这里,再次使用了多个具有256 MB板上存储空间的Pe-5122 数字化仪,以获取最佳结果。其结果如下面表2 所示:表2 Pe-5122 高速数字化仪的最大数据流导入存储器速率 数据流盘和数据流导入存储器应用能够在 P 中达到如此之高的吞吐量的一个原因,便是利用了一个高带宽与低时延的数据总线快速PCI。如果我们将该总线与其它标准数据总线相比较,我们将发现该总线提供了最高的吞吐量和最低的数据时延。图6 常见仪器总线的带宽与时延比较 这种将数据以流的形式导入磁盘的能力使得许多应用获益匪浅。这里我们将详细讨论的两个常见应用为:1)信号情报/频谱监测和2)数字视频测试。低的数据时延。 五信号情报:中频数据流盘 现代军事侦察、卫星通信和频谱监测应用需要长时间地将大部分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导入硬盘的能力。以往,这些应用只能借助构建和维护都十分昂贵的定制硬件实现。然而,信号情报应用中的波形数据流盘,现在可以通过商业现成可用(COTS)的P 和 P 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