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12309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阆中市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与理解)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人的觉醒从东汉末年到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和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诗,无论从形式到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

2、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

3、才有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晋诗篇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容不可分的。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荣华

4、富贵顷刻丧落,丕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它们承受着不同的具体时期而各有不同的具体

5、容,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容具备学术深度。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节选自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以及诗,突出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B.人的觉醒通由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这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的。C.从东汉末年到晋时

6、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和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D.人的觉醒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与其他领域相比较,这种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方面,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而晋诗篇之所以对这一命题的咏叹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是与晋诗篇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容不可分的。B.在晋诗人看来,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标准、价值,有些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完全可信或无价值。C.晋诗篇深藏在颓废、

7、悲观、消极的感叹中的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表现出晋诗人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地追求。D.正是在对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即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形成晋诗人的核心人生观。3根据原文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了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正是因为有人的觉醒。B.汉末晋时期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产生了人的觉醒。C.人的觉醒,

8、是指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晋时期产生的新的态度和观点。D.晋时流传下来的诗篇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在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二、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宝 界 山 居 记归有光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

9、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

10、,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注译:卑稚:矮小。漭淼澒洞(hng t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壒:灰尘。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4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腥膻 引决:自杀B.不足以极水之趣 趣:兴趣C.一失足遂不可浣 浣:洗D.令人千载有遗恨也 恨:遗憾5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 会于会稽山

11、阴之兰亭D.无非仙灵之所栖息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6 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B.第段的主要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C.第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2)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有遗恨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2、成试题。(文侯)使乐羊伐,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

13、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之。文侯谓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选自资治通鉴)8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座趋出趋:快走B.钟声不比乎 比:协调C.子击乃之

14、:感D.先生就舍 就:回到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虽然有一般君主喜欢听奉承话,不太听得进反面的意见的一面,但也能知错就改,礼待敢于直言的大臣。B.田子方认为文侯懂得乐音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他认为作为一个君主,只要懂得任用乐官就行了,不必懂得乐音。C.田子方对文侯儿子的施礼不作回礼,田子方的理由是,富贵者不能骄人,骄人就会败;贫贱者骄人就会赢。D.克没有直接回答文侯的关于谁适合当相的问题,只提出考察人的方法,但是文侯的问题却解决了。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侯悦,

15、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译文:(2)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译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耽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注】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1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种。13这首词采用了多种抒情手法,请结合词的容,指出其中两种并作具体分析。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记否, , ?(沁园春)(2)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3)荆轲刺王易水诀别的场景中,荆轲作歌明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