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11884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现代信用管理的概念(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信用 信用的概述现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的概述 一 信用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一 含义在经济学中 信用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原义包括信任 声誉 遵守诺言或实践成约 经济学中的信用专指借贷活动 信用活动双方所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关系的建立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任为基础 一 信用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二 基本特征1 价值作单方面的让渡贷者在没有取得等值品的情况下就将出借品给了借者 双方构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非等价交换关系 所以信用伴生着风险 2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由于在信用活动中贷者并没有放弃所有权 故必须偿还 贷者之所以愿意借出 是因为可以从中获益 借者之所以

2、能够借入 是因为承诺了付息的责任 故付息成为信用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 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 信用的发展 货币借贷 实物借贷 2 信用领域的扩张 生产流通领域 消费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 1 信贷方式的进化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彼此联系 相互促进阶段 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 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相互融合阶段 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 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 二者融为一体时 金融范畴出现了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信用形态的发展1 高利贷信用 是早

3、期的信用形态 盛行于前资本主义时期 指以偿还并支付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产生的原因 历史根源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得到发展 私有制出现 贫富分化 借贷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客观基础 小农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特点高利贷资本是原始形态的生息资本 来源于商人 僧侣 奴隶主 封建主等少数富人 最大的特点是高利盘剥 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 利率一般都高于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平均收益率 且无上限 用于生活消费 与社会再生产没有直接联系 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却不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双重历史作用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高利贷丧失垄断地位的原因

4、社会化大生产 使其丧失了存在的经济基础 现代银行的出现 使其失去了活动的领域 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和反高利贷斗争的结果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 现代信用 现代信用形态表现为借贷资本的运动 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获得利息而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企业及其他方面使用的信贷活动 产生的原因 借贷资本的形成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密切联系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随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社会各部门普遍存在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特点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态 来源于社会各阶层部分闲置的货币收入 借贷资本的利率一般低于高利贷资本的利率 且利率种类繁多 市场利率由供求双方决定 主要用于生产 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 信用

5、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经济 crediteconomy 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交易成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 交易者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与清偿实现商品交换或货币转移 信用经济以货币的存在为基础 以金融业的发达为条件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信用的两个渠道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盈余单位 企业政府个人金融机构 信用 注 资金由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调动的方式有两种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赤字单位 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indirectfinancing 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

6、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 股票 债券等 直接融资与直接信用的差异主要在于借贷的对象 直接融资的借贷对象仅限于货币资金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indirectfinancing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中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金融中介机构在间接融资中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 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的优势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加强监督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的资金具有稳定性 长期性等特点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资金

7、供求双方在资金数量 期限 利率等方面受到限制较多 资金供给者的风险没有金融机构缓冲 风险较高 间接融资的优势 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的问题 突破资金融通在数量 期限等方面的限制 融资风险有金融机构缓冲 安全性较高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1995 2002年融资结构简图单位 1995 2002年中国股票市场概况 第二节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 按照借贷主体的不同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其中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是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

8、系的书面凭证 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反映并为之服务 一 商业信用 一 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票据为工具提供的信用 典型的形式是赊销 二 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 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既受自身在规模 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 也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一 商业信用 三 商业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进行交易使所开出的一种证明交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在这种凭证上说明了债务人有按照规定的金额 期限等条件偿还债务的义务 具体形式 商业本票 又称商业期票 商业汇票 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付款人 收款

9、人 付款人开户行 收款人或背书人开户行 被背书人 1997 2002年中国商业汇票发生额 一 商业信用 四 商业信用的作用 积极的 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 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 加速资本周转 有利于银行信用发展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消极的 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 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 二 银行信用 一 含义是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二 基本特点 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 是一种间接信用 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无对象的局限 贷放的是社会资本 无规模局限 在期限上相对灵活 可长可短 二 银行信用 三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

10、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二 银行信用 四 银行信用工具 银行票据银行票据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 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 具体形式 银行本票 银行支票 银行汇票 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 银行汇票 申请人 收款人或背书人 签发银行 发票人 兑付银行 票据交换所 汇款人 收款人 签发银行 兑付银行 1985 2002年中国银行信用规模图 三 国家信用 一 含义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债券 二 国家信用工具 政府债券 三 国家信用 三 国家信用的作用 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 调节财政

11、收支 弥补财政赤字 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配合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 三 国家信用 四 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的关系1 联系 1 银行是国家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和承销者 2 中央银行把买卖国债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 2 区别 1 发行国债筹资比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更具主动性 稳定性 2 发行国债筹资可以投放到社会性项目 政策性大于赢利性 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概况 四 消费信用 一 含义消费信用是企业 银行或其他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消费的信用 二 主要形式 1 赊销2 分期付款3 消费信贷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概况 四 消费信用 三 主要作用1 扩大即期消费 促进商品销售 2 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

12、 四 主要的制约因素1 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2 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3 资金供求关系4 消费观念和文化传统5 个人信用制度 五 租赁信用 一 含义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其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 并在租期内收取本金到期收回租赁物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 主要形式 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服务租赁 六 国际信用 一 含义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二 作用1 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推动商品输出 从而实现利润2 受信国希望利用外资 购买所需商品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六 国际信用 三 主要形式 出口信贷 卖方信贷 买方信贷 银行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信贷 卖方信贷 赊销进口商出口商 买方 分期付款 卖方

13、 还申请清贷款出口商所在国银行 买方信贷 签订购货合同进口商出口商 买方 购买 卖方 贷款 还款出口商所在国银行 七 其他信用 1 企业信用 公司信用 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活动2 民间信用我国专指居民个人及家庭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进行的直接借贷 对我国目前信用关系的若干看法 信用关系发展迅速 信用规模快速扩大 金融资产总值从1978年的2042亿元增长到2002年202987 71亿元 各种形式基本齐备 信用关系的覆盖面已经很广 信用结构不合理 间接融资的比重过大 信用制度建设相对落后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社会信用的基础薄弱 各经济主体难以通过相应的信用形式便利地授受信用 信用价值理念和是非观念不立 守信习惯与意愿不足 信用规则缺乏约束力和制衡力 信用秩序混乱 社会信用机构体系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社会征信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