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11755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建设咨询公司二OO七年十一月设计号:LJZZ04-87沈阳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建设咨询公司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0301080012007年11月主管副主任: 孙 克 诚项目负责人: 丁 薇 参加编制人员陈永智 丁 薇 朱国君杜宝泉 张小群 李 泾 董 博目 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131.3研究结论172.建设规模及内容182.1项目建设目标及功能182.2经营规模192.3项目建设内容203.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213.1场址选择213.2场址建设条件224.建设方案234.1钢铁交易中心234.2钢铁加工

2、中心264.3 钢铁仓储中心284.4钢铁配送中心285.工程方案295.1工程概述295.2设计依据295.3自然条件295.4建、构筑物结构型式的选择295.5建筑三材用量306.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316.1总图运输316.2公用辅助工程357.环境保护407.1设计依据407.2场址环境条件407.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407.4治理措施418.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428.1劳动安全卫生428.2消防449.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59.1组织机构459.2人力资源配置4510.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4610.1项目管理4610.2项目实施进度4611.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4611.1投资估算

3、4611.2 融资方案5112.财务评价5212.1评价依据5212.2项目概述5312.3基础数据及其说明5312.4营运成本5412.5盈利能力分析5512.6债务清偿能力分析5612.7不确定性分析5612.8评价结论57附 件: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改经贸200721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07年流通业结构调整国债专项项目名单的通知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某公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某公司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国有土地使用证6.土地购置合作协议书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9.软件企业认定证书10.软件产品

4、登记证书1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附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沈阳钢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1.1.2承办企业概况承办企业名称:某公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某公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某公司集团”)是以e化的钢铁物流、钢铁加工配送、钢铁企业ERP软件开发为主的股份制企业集团,拥有某公司沈阳钢铁加工物流有限公司、某公司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某公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某公司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某公司溪储板材有限公司、北京某公司九洲钢铁加工有限公司、某公司本溪板材有限公司、某公司本溪钢铁加工中心(本溪石桥子)、某公司马家选矿厂(本

5、溪南芬)等十余家控股和参股公司。某公司大厦。集团现有员工35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7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62%。人员构成详见下图:图11 集团人员构成图公司拥有行政管理、商务、软件技术开发科技园、生产作业厂房等建筑,电子商务网站设施、钢铁加工生产线等大型设备(340台/套);资产总额为4.34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6%,银行信用等级为AAA。2003年某公司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达16.5亿元人民币。近三年的主要业务经营情况详见下表。近三年集团资产及主营业务情况表表11 2006年2007年2008年资产总额(亿元)3.63.884.34销售收入(亿元)7.9210.

6、8916.50利税总额(亿元)0.470.650.95图12 近年集团销售收入增长图(单位:亿元)2000年2月,某公司集团建立了以B2B模式进行钢铁贸易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实现了传统钢铁贸易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钢铁企业间的不间断交易。与此相配合,某公司集团还在全国组建了多家连锁的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集采购、配组、分装、贮存、调运和信息处理于一体,使网上交易和钢铁配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钢铁企业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为建立钢铁物流配送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系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工商联常委、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中国总会副

7、主席、辽宁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其工作经历如下:1.1.3项目提出的理由(1)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物流,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6%,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占

8、GDP的6.9%,比2006年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业发展对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200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283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社会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节省178.8亿元。而美国目前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不足GDP的10%。如果我国能达到与美国同等水平,按照2007年的GDP水平,将可为全社会节省8940.4亿元的物流成本,或者说可以多产生近9000亿元的利润。“十一五”期间,如果我国的物流费用降低到占GDP的15%,每年可为全社会直接节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属于起步阶段,与发

9、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成本高。据世界银行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2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二是周转慢。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1.6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周转速度为15次至18次。三是库存大。据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6万亿元,占当年GDP近4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占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四是效率低。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运、装卸和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

10、约在3000亿元以上。五是传统流通方式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二方的仅占16%。因此,我国的物流产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不仅起步较晚,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而且无论从基础设施、经营管理,还是理论研究方面,整体上看还比较落后。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我国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一是物流需求量大。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全国货物周转量已达4.44万亿吨公里,进出境集装箱超过250

11、0万标箱。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信息网络服务技术水平提升幅度较大。三是我国物流市场的主体正在形成。一方面国内优势企业集团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对企业物流实施流程再造,出现了“海尔流”、“青啤物流”和“宝钢物流”等具备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专业化的企业物流。另一方面,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分为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路是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总统轮胎、宅急送等;一路是由国内运输、仓储、物资流通及货物代理等传统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储、中外运等;一路是新兴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宝供集团、中海物流、快步易捷等。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

12、将以每年25%的速度发展。四是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服务效率等“软环境”逐步健全完善。我国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随着贸易壁垒降低,将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加速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二是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其制造基地,但同时由于不可能带来其全套物流系统,无疑会增加对我国物流市场的依赖,增加新的物流需求。三是国外物流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一方面给我国物流企业增加了竞争的压力和合作的

13、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先进的理念、经验与技术,必将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最近在其中国物流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万亿元。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产业,预期未来10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展望2006年中国物流发展时指出,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体表现在:一是各地的物流规划将陆续进入实施阶段;二是跨国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扩展与布点;三是传统的运输与仓储企业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四是物流需求将首先从部分行业释放;五是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14、六是高科技和信息化在物流业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七是物流人才教育工程进一步启动;八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投资重点。(2)我国钢铁物流配送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产业大国,2007年的钢产量超过5亿吨,钢铁消费总量超过4.5亿吨。按照销售价格每吨平均3000元计算,我国钢铁销售总额约13500亿元,而其中物流成本达到4050亿元。如果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降低到15%的水平,将会节约1000亿元的物流成本。由于机械制造、船舶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钢材交易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网络将是未来钢材市场营销的主渠道。中国有几千家钢铁企业,再加上相关行业约有几十万家。由于目前钢铁

15、企业竞争激烈,特别是矿石、焦炭、运输等因素引起的生产成本增加,更需要通过统一配送来降低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提高生产力,缩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作业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3)钢铁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国际钢铁行业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基础的传统工业,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老”的传统行业也快速地加入了电子商务的大潮中。美国著名的钢铁咨询机构“世界钢铁动态”认为,世界钢铁市场的特性十分适合运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据其预计,今后10年内每年约有2亿吨钢铁将通过电子商务达成交易,约占全球钢铁供应量的1/4。目前全球钢铁的年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